12月26日,在東營區勝利街道中山社區,工作人員把黨員志愿者認領的“微心愿”送到老人家中,并教老人如何使用。在中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溫馨的“家庭笑臉墻”,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令人動容,在這里找到了“家”的感覺。去年7月1日,中山社區黨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這個榮譽是社區黨委多年來把居民冷暖掛在心上,用實際行動贏得的民心。
2015年某天,家住該社區榴香園的裴俊菊老人幾年前查出患有低度惡性腫瘤,做過兩次大手術,生活無法自理,其丈夫朱國英因為一次交通事故成為植物人,裴阿姨徹底崩潰了。榴香園黨支部主動承擔幫扶,成立了“鄰里幫志愿服務隊”,每天輪流幫助買菜、做飯、洗衣等等,風雨無阻。社區黨委和共駐共建單位黨員根據裴阿姨家庭的需要,為她送去了“微心愿”。
該社區黨委為使“靶向服務”更精準,更有成效,探索建立了“2+1”契約式共駐共建模式之“點亮微心愿”,聚力服務居民。目前黨委已與區委辦、區府辦、區社區辦、區數字中心、東營銀行、萊商銀行等14家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簽約,“一元愛心資金”、“黨員志愿服務崗”、“點亮微心愿”,募集資金達到3.2萬元,解決居民微心愿151個 ,涉及收音機、拐杖、血壓計、書包、料理機等物品。不僅如此,社區825名黨員還主動參與到上學守護、便民值班、幸福小灶、幸福燭光、“鄰里幫”議事協商等志愿服務中來,開展了為老年人包水餃、送蛋糕、義務巡邏、紅心剪紙等各項志愿服務,將溫暖和愛心傳遞到了更多需要的居民身邊。
“每到上學、放學時,校門前的馬路都會擁擠不堪,想想孩子安全就擔心。”當居民將心聲反映給社區黨委書記黃小霞后,她帶頭穿上紅馬甲,站在了學校門口疏導交通。于是,在社區黨委的引領下,無論雨雪還是驕陽,黨員志愿者都按時出現在區一中校門口。兩年間這段路口從未發生一起學生交通意外事故。
中山社區在288名直管黨員、1632名在職黨員中開展“黨員戶亮相”,在8個居民區支部中開展“黨建大比拼”建設過硬黨支部活動,通過比擔當、比作風、比奉獻、比品牌,將一項項舉措化作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睦鄰文化節”和“重陽節慶金婚”等活動的開展,讓大家走出小家庭,融入大家庭,增進了睦鄰和諧。
居民有所需,黨委靠上幫。社區黨委根據民意需求,建立了藝術培訓基地,組建起了太極、秧歌、京劇、呂劇等11支文藝隊伍,居民唱歌、跳舞、健身,無論早晚,社區內外文化氣息濃厚。最終讓居民走出來、動起來、樂起來,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幸福。
每天中午時分,中山社區老年營養餐廳里都會飯香四溢,社區60歲以上老人每頓只需5元錢就吃到了葷素湯搭配的營養午餐。居民商金星說:“營養午餐不僅方便了老人,也方便了子女,大家都非常稱贊。”社區志愿者還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開展送餐志愿服務。“送餐是一件小事,但是讓我們老年人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真的非常感激!”居民郭汝華激動地說。
“你的家、我的家,連在一起是一家;你幫我,我幫你,鄰里和諧靠大家。中山社區黨委在十九大報告精神指引下,將繼續發揮基層先鋒帶頭作用,為了轄區18000多位居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把美麗家園建設的更加美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社區黨委書記、十九大代表黃小霞自豪地說。 東營日報 延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