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在北京治病期間,放心不下的高明杰幾次在東營和北京間往返探望。
2017年6月20日凌晨,去北京途中,疲憊的他在奶奶懷中小睡。
“媽,您要什么我都給,我只要您活下去!”2017年5月30日,北京航天中心醫院血液科移植病區內,14歲的高明杰像個大人,安撫著艙內免疫力幾乎為零的媽媽趙小利。雙層隔離窗內的趙小利言語哽咽,已然哭成了淚人。
2016年5月, 勝利油田孤島采油廠作業工高冬斌的妻子趙小利查出患有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之后病情惡化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移植成為挽救趙小利的最后機會。經配型,趙小利的妹妹趙小靜和兒子高明杰幸運成功。“她是我媽媽,我必須救她。”高明杰態度堅決。
“媽媽生病后,懂事的明杰幾乎沒吃過肉。爸給留的零花錢也全攢著給他媽媽治病。”看著孫子愈發消瘦,奶奶很心疼。一年多來,超過50多萬元的治療費,讓這個單職工家庭幾乎陷入絕境。為治病,高冬斌借遍所有親戚朋友,還張羅著要賣房子。
2017年5月下旬,準備移植的趙小利進入隔離艙,高明杰也連夜趕來北京進行術前準備。每天,他都要到醫院注射動員劑,促進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跑釋放到血液中。
“別人打一針白細胞能升到27,我打兩針才到20。”打了幾天針效果欠佳,高明杰一臉自責。藥劑加量給他帶來強烈的頭疼、骨疼、乏力反應,甚至徹夜難眠。
2017年6月1日上午,高明杰被推進手術室,在實施腰部穿刺后成功抽取600cc骨髓造血干細胞懸浮液。6月2日,高明杰第二次進入手術室,忍著劇痛和痙攣,完成了338克外周血造血干細胞懸浮液提取。
隨著高明杰的造血干細胞順利植入媽媽趙小利體內,被病痛折磨得疲憊不堪的趙小利,感覺到從沒有過的輕松和愉悅。“就好像從沒有生過病一樣,我感覺特別的舒服。”趙小利通過手機興奮地和兒子高明杰講著。
虛弱的高明杰,隔著窗戶與媽媽深情對望,滿滿的期待掛在臉龐。
骨髓移植一個月后,高明杰再次進京,接病情好著的媽媽走出隔離艙,轉入普通病房治療。期間,在家人的支持下,趙小利又繼續與強烈的排異反應抗爭,一次次從死亡的邊緣挺過來,渡過難關。高明杰也在家鄉通過電話,為媽媽戰勝病魔加油鼓勁。
高明杰捐髓救母的故事,在中央電視臺和山東省電視臺先后播出,大眾日報也刊發專題進行報道,引發了廣泛關注。高明杰所在河口區政府、學校和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為這個不幸的家庭送來溫暖,為孝心少年高明杰點贊加油! (勝利日報 劉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