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共有2000多位農民走進莊戶學院接受培訓,500人順利拿到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直接帶動5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沙北頭村蔬菜合作社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鄉務農創業。 [詳細]
茅草門樓,青竹籬笆,入水棧橋……走進菏澤市牡丹區穆李村,一系列的原生態元素勾勒出一幅“世外桃源”的迷人畫卷,處處展現著鄉鎮小村的振興之路。穆李村創新實施“道德評議會”,由村兩委班子和群眾代表圍繞村民落實村規民約、家庭鄰里相處等情況進行定期評議。 [詳細]
“沒有垃圾,沒有臭氣,家家戶戶綠樹環繞,這兩年,來我們村參觀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總是羨慕地說,我們這里的房子比他們的樓房還要好。紡線車、膠皮車、石碾、轱轆……一樣樣平時很難見到的農用老物件,在獅子劉村形成一道道別樣風景。 [詳細]
不占區位優勢,沒有特色資源,村集體沒有產業,還欠下200萬元外債……曾經的前興隆村,一度好像找不到發展出路了。但通過優化重組土地、人力、資金等生產要素,前興隆村又“興隆”起來,接連實現了建設新村騰土地、成立合作社促增收、發展立體農業助轉型的“三級跳”。201... [詳細]
從40年前的顆粒無收,到今天坐擁千畝果園,戶均年收入超8萬元,雙泉村依靠生態林果和鄉村旅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雙泉村全村252戶773口人,幾乎家家戶戶種大櫻桃,大櫻桃成了村里的主打產品,村民添房子、娶媳婦都得靠大櫻桃。 [詳細]
5月25日,在萊蕪市高新區郭家溝村村頭,記者見到村民徐波時,他正挽著褲腿,拿著叉,和另外三名村民奮力打撈著湖水中的青荇!薄 〈謇镅芯堪巡糠质S嗤恋胤窒氯,抓鬮時,黨支部決定,村“兩委”成員全部退出來,由群眾先行挑地,自愿承包。 [詳細]
5月16日,茌平縣賈寨鎮耿店村舉行了一場土地流轉資金收發儀式,村民任傳華一次就交了99484元的土地流轉資金。為讓村里的蔬菜產業鏈早日成型,耿遵珠又帶領村民,以入股的形式成立了茌平縣綠冠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 [詳細]
“村里祖祖輩輩種植水稻,但1963年遇到了天災,河水漫過堤壩排不出去,再加上海水倒灌,水稻全都死了,這六十多年來土地一直都荒廢。有了海水稻,我們上馬村民的好日子會很快上馬!薄昂K尽痹69歲的城陽區上馬街道王林莊村村民張永發心中,種下了新希望。 [詳細]
在近兩年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德州市總結臨邑縣等地探索經驗,通過整體規劃、多方投入、精準施策,喚醒村域沉睡資源,努力讓閑散資源活起來、分散資金聚起來、村內產業立起來、增收渠道多起來、生活環境美起來、集體經濟強起來,探索實現長期穩定脫貧和鄉村持續振興的好... [詳細]
“這面條彎得有300度了吧?品質太好了!”細雨過后的濟南,空氣清爽干凈,省農科院東側的試驗田里一片燦爛的金黃。地頭上,前來參加今天省農科院小麥新品種觀摩會的種子經銷商及合作社、種糧大戶、加工企業的代表圍得里三層外三層。被圍在中間的人叫馬國興,是菏澤麥豐小... [詳細]
推動鄉村組織振興,基層黨組織自身必須過硬。地處膠州市西南的里岔鎮,位置相對偏遠。面對全鎮101個村級黨組織,如何在推動鄉村組織振興中避免“上熱中溫下冷”現象,成為當地干部一項必須解決的課題。近兩年,里岔鎮探索實施“三個加法”,通過暢通壓力傳導的渠道,“層層... [詳細]
“賣了這幾棵楓楊樹,就等于賣了老祖宗!”5月24日,回想起17年前自己擲下的這句話,黃慶林依然十分激動。那是2001年,這位下元一村的黨支部書記,當時剛上任村委會主任。他巡山時發現,幾棵有著30多年樹齡的楓楊樹被村民偷偷伐倒。 [詳細]
為西鋪頭村奠定“美麗經濟”基石的是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博士生導師、牡丹專家成仿云。經成仿云引薦,西鋪頭村還與日本島根大學教授、牡丹專家青木宣明“連線”,6月份,于海峰將隨區人才引進團隊赴日本與其簽約。 [詳細]
一位普通老黨員之所以對黨如此忠誠,得益于村黨組織對黨員的榮譽感、責任感教育。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后,宋偉找到村里一些退伍軍人、企業退休老黨員,和他們真誠交心,重新喚起他們為集體干事的激情和斗志。 [詳細]
在近兩年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德州市總結臨邑縣等地探索經驗,通過整體規劃、多方投入、精準施策,喚醒村域沉睡資源,努力讓閑散資源活起來、分散資金聚起來、村內產業立起來、增收渠道多起來、生活環境美起來、集體經濟強起來,探索實現長期穩定脫貧和鄉村持續振興的好... [詳細]
齊河縣胡官屯鎮沙張村緊靠黃河,是該縣位置最偏僻、交通最不便的村之一,曾經村容破敗、村風不振,被周圍群眾稱為“土沙張”。小村巨變,得益于黨員干部帶頭樹正氣,打造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深化村民自治實踐,走出了鄉村振興的沙張路子。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