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4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形式確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后的第一個紀念日。
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自由拋頭顱、灑熱血,用一場場血戰將日寇驅逐出中國。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大眾網推出獨家策劃“難以忘卻的記憶——全球尋訪見證人·口述中國抗戰史”。
自2014年7月起,大眾網記者分赴北京、山東、河南、江蘇、臺灣地區,并連線美國紐約、日本東京,尋訪到著名抗戰將領后人、抗戰老兵、抗戰武裝隊伍的后代等10位代表人物,聽他們口述精彩的戰斗故事,并首度披露一些不為人知的抗戰細節。通過這些“難以忘卻的記憶”,弘揚抗戰精神,珍惜美好生活,激勵我們團結一心、自強不息,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頭戴穆斯林白帽,身著白衣的回民支隊抗戰老兵蘭兆法向大眾網記者講述抗戰往事。大眾網記者攝
講述人:蘭兆法(山東地區回民支隊抗戰老兵) 87歲
講述時間:2014年8月1日
講述地點:山東臨沂郯城縣馬頭鎮
2014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7周年。大眾網記者從濟南趕赴臨沂郯城縣,如約采訪蘭兆法老人。蘭兆法在抗日戰爭時參加了回民支隊,為部隊帶隊攻打日軍炮樓,成功勸降了360多名偽軍。
下午,采訪在蘭兆法侄子家的小院里進行。老人頭戴穆斯林白帽,一身白衣漿洗得筆挺,纖塵不染,與一院濃綠相映,透出寧靜、莊重。
步行百里找共產黨,16歲加入回民支隊
蘭兆法生長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小時候,蘭兆法除了走街串巷賣油條外,還幫著家里放羊。后來,聽說江蘇一帶有共產黨的根據地,十多歲的蘭兆法步行100多里路,找到部隊要求參軍。不過,由于年齡小,他第一次參軍并未如愿。講起那段參軍的經歷,還有些戲劇性:
鎮上的日本兵經常抓我們去當“伕子”,就是讓干體力活,挨打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時候,我就一心想當八路,打鬼子。第一次去參軍的時候,人家嫌我年齡小,不要我,可我不放棄,以后還去。后來部隊有人問我,“你那么小,不怕死嗎?”我就告訴他:“鬼子抓我們去修炮樓、干活挨打也是個死,不如痛痛快快地參軍,死了也光榮。”
1943年元旦,16歲的蘭兆法第二次步行來到部隊,要求參軍打鬼子。經過再三要求,部隊終于同意他入伍,蘭兆法正式成為抗日回民支隊的一員。
回民支隊當時就駐扎在山東,我們也是八路軍,因為生活習慣一致,才專門編成一支回民支隊。訓練完了,連長給士兵們配發槍和手榴彈。他給我1把槍、5發子彈,另外還有5個手榴彈。連長說怕我背不動,先給5個(手榴彈)。我就問他要10個,我身體壯,已經能背動了。
不費一槍一彈,勸降360多名偽軍
1945年夏,八路軍部隊準備攻打被日軍占領的馬頭鎮。由于參軍前蘭兆法走街串巷賣東西,對鎮上日軍的炮樓和卡點十分熟悉,所以被委派做臨時向導。蘭兆法知道,日軍炮樓里面大都是被抓去當偽軍的本地人,部隊不想開槍打老鄉,所以當時就考慮勸降:
我小時候放羊調皮,鎮上人都熟悉我,叫我“蘭大羊”。準備攻城那天晚上,我就到城樓底下喊話說:“老鄉們,我是蘭大羊。我們八路軍現在來解放馬頭鎮了,你們放下武器投降吧,八路軍優待俘虜。”里面的人一聽是“蘭大羊”,就問我怎么當八路了,說他們不信。我就讓指導員作證去談判,說好了他們不能打“黑槍”。后來,好多人都出來投降了,360多名偽軍,都是本地老鄉。
蘭兆法不費一槍一彈就勸降360多名偽軍,為后面的炸炮樓、攻城創造了有利條件。天快亮的時候,八路軍對馬頭鎮的日軍發起了全面進攻。
勸說阿訇,巧借清真寺攻打日軍炮樓
攻打馬頭鎮必須拿下日軍的炮樓,早在攻城之前,八路軍部隊就開始針對攻打炮樓制定作戰計劃。馬頭鎮的清真寺和日軍炮樓剛好斜對著,蘭兆法就建議以清真寺作掩護,先藏進去一部分八路軍戰士,等到攻城的時候趁機炸毀敵人炮樓。一開始,部隊領導怕打擾清真寺,但蘭兆法認為,當時的情況應以大局為重,打擊日軍人人都應該盡責。身為回族人的他在攻城的前幾日進入清真寺,與阿訇商議利用寺廟作掩護,得到了對方的大力支持:
清真寺里的老阿訇姓米,他問來了多少人(八路軍)。我說,我們來了一個回民連,我的任務就是過來問問你,能不能把咱們清真寺后面那個墻拆掉,讓我們進來隱蔽,等打下炮樓以后,我們再把那個拆了的墻壘上。老阿訇當時就說不用:“穆斯林也是一家人,解放馬頭鎮,我得歡迎。”
講到這里,蘭兆法有些激動,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他稍稍平靜了一下,接著講:
我們進入清真寺以后就開始掏地洞,掏了三天三夜,才掏到敵人那個碉堡里去。打通以后,我們用木轱轆車把炸藥推進去。用槍(把炸藥)打響,整個炮樓總共3層,爆炸之后,連這么大的石頭(老人伸出手比劃了一尺見方的大小)都找不到了,24個鬼子全部解決了。
據蘭兆法回憶,攻城那晚,大雨下了整整一夜,田地里的積水深及膝蓋,白馬河的水幾乎漫上了岸。日軍逃跑時無法過河,有的淹死,有的自盡,幾乎全軍覆沒。
攻打馬頭鎮以我軍的勝利告終,回民支隊押送了2000多名偽軍俘虜返回根據地。蘭兆法告訴大眾網記者,根據地對這些俘虜進行了1個多月的思想教育,給每人發了兩毛錢和5個面卷子,就讓他們回家了。
解放馬頭鎮時,蘭兆法路過家門口,沒有進去。當時他想,等趕走了日軍侵略者再回來也不遲。直到1954年,多次榮立軍功的蘭兆法光榮地回到了家鄉。
(見習記者 樊思思)
【視頻下載地址】http://media.dzwww.com/newvod/publish_videos/2014/09/02/9c7b9fbcefd24dc082317b668cc9acdd.m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