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師豈能知法犯法
09月24日回顧陳寶成等非法拘禁案的輿情發展全程:一些律師等實名認證的大V一次次造謠,一次次裹挾輿論,大眾網記者一次次證偽謠言,一次次澄清事實。求證記者跟著造謠... -
要輿論勝利還是法治勝利?
09月23日比如陳寶成案,明明是陳寶成抗拆和非法拘禁他人,非要說成政府野蠻強拆,眼看著證據拿出來,證明不是政府的錯,偽公知們就散布當地官員的丑聞,抹黑當地官員... -
法治精神與極端私欲絕不兼容
09月11日極端的私欲,是危害多數人利益、違背法治精神的欲求。在任何社會,法治精神與極端私欲都不兼容,如不理順兩者的關系,受傷的將不僅是當事人及其“小伙伴們”... -
平度事件:我們到底要維護誰的根本利益?
09月10日極個別為自己私欲而漫天要價、甚至做出不法行為的人根本代表不來絕大多數老百姓。正如一位村民所說::“村里對他們已經不薄了,為什么還那么貪心呢?都是幾... -
讓我們在網聲喧嘩中踐行彼此的責任
09月08日在網聲喧嘩中踐行彼此的責任,不應止于在某個個案中踐行,更應在各類輿論熱點事件中踐行。如此,才能讓網絡社會中的污言穢語消失,才能免于成為下一個網絡謠... -
“后續大簽名”疑變站隊“投名狀”
08月27日在不到20個小時的時間里,10位來自2個省、2個直轄市的法學專家,是如何完成“事實求證、統一思想、撰文并發布”全過程的? -
“陳寶成事件”背后的大歷史
08月27日原本,國務院法制辦一直在制定《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管理條例》,這部計劃在2012就將出臺的法律,延宕今日,依然沒有消息。而平度事件的發生,有可能讓這部命運... -
征地拆遷補償過高輸家幾何
08月20日盡管流行觀點主張大幅度提高被征地拆遷方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份額,甚至由被征地農民獨享土地增值收益,從而根本顛覆現行土地制度,但我們不能因為征地拆遷補... -
征地拆遷補償矛盾焦點的轉移
08月20日征地拆遷事件一次又一次凸顯了拆遷要求過高正日益向中國征地拆遷中的主要矛盾發展,一些失地農民和拆遷戶不勞而獲從社會財富中取得了過大份額,以至于造就了... -
執法或維權,都應在法律軌道上進行
08月15日筆者認為,政府應該依法行政,民眾應該依法維權。如果雙方都能把法律放在第一位,把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就不難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失去理... -
讓法律的歸法律,輿論的歸輿論
08月14日法治講求公平公正,任何脫離法治軌道的“輿論審判”都是無效的,是對法治的漠視,也是對案件公平處理的阻礙。 -
聚焦社會心態:“微時代”的偏激與激化
08月15日法律執行不嚴、法治不彰導致不信任感加劇,社會轉型期的社會綜合改革滯后,官員腐敗、法律執行不到位損害群眾利益,部分社會成員自身素質低下、道德滑坡嚴重... -
網絡發言,大V不等于“大嘴”
08月15日當下,互聯網已成為信息總匯和社交平臺,對個人和公共生活的影響日益顯現。此種形勢下,該論壇提出的“七條底線”有何意義?要建立理想的網絡環境,還需要做哪些努... -
于眾聲喧嘩中揭開“25小時設局論”真相
08月14日真相在于調查,不在情緒。網絡輿論常常呈現出挑戰、質疑等態度,對于官方說法、主流意識和正統觀念有一定的逆反性。面對政府,觀者往往把普通民眾設定為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