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評論之[30]文登:文化惠民 惠及萬民
2012-05-18 01:43:00 伊茂林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文化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優秀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一座充盈著文化底蘊和文化活力的城市,才會展現出不斷向上的力量。在威海文登,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文化產業項目的上馬,文化企業的壯大,激發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活力,文化工程真正成了惠民工程。
文登:文化惠民 惠及萬民
“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系列評論之(30)
大眾網特約評論員 伊茂林
文化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優秀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一座充盈著文化底蘊和文化活力的城市,才會展現出不斷向上的力量。在威海文登,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文化產業項目的上馬,文化企業的壯大,激發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活力,文化工程真正成了惠民工程。
文化惠民,“惠”之落腳點,在于老百姓文化需求的滿足。近年來,文登市委、市政府以此為著力點,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和資金爭取力度,強力推進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和文化民生工程建設,逐步建立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各種設施為民所用、為民所樂。截至目前,全市眾多的公共文化設施個,大大刺激了人們的文化需求,群眾享受文化生活的熱情得到井噴式釋放。
讓公共文化資源在整個社會合理流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使人民大眾都能享受到文化發展的成果,是“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目標之一。文登的市民文化中心就是為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建設經濟文化強市而建設的一個綜合性、多功能的文化中心。總投資3.1億元,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集圖書館、文化館、科技館、音樂廳、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功能性場館于一體,設施水平在全國縣級中處于前列。比如音樂廳,配置了國內一流的燈光、音響和升降舞臺,既可以舉辦高水平的音樂會,也可以進行綜合性文藝演出,被中央音樂學院確定為藝術實踐基地,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雅藝術。
把握文化惠民,要正確理解文化生成的本質問題,要保護好文化生態系統,中華民族的文化不是從課堂里出來的,而是來自于人的本性、黑土地以及創造力。樓建得再高、地澆得再平,都無法成為文化的基石,社會文明的發展,應該為人性的完善、民生的幸福提供更美好的前景。回歸人性、回歸自然,是當下最大的文化。
就目前城鄉百姓日漸高漲的文化需求來說,文化惠民還有很大空間。送文化只是一方面,要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豐富的文化生活,政府一方面要加強文化生產者的培養、文化場所的建設、文化產品的生產,要把大量的文化產品進行細化、分流,就像百貨公司一樣,讓老百姓有享受不同文化的權利,有自主選擇權。另一方面,要讓百姓有自發的來自于當地文化傳統的文化生活,讓大家通過各自富有特色的文化傳承與再創造,共同建造一個精神家園。
不只在文登,整個威海市的文化惠民工程都搞得有聲有色。就拿威海群藝館來說吧,2006年底提出了“千場演出進農村”的設想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認可。該活動旨在充分調動市、縣、區、鎮各級文化主管部門的積極性,以群眾藝術館為龍頭,以市(區)文化館、鎮文化站為主體,廣泛吸收城市機關事業單位、廠礦企業、學校、城市社區及民間文藝團體,通過合理搭配整合,構建一個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對全市50個鄉鎮的61個農村敬老院以及全部2000多個自然村進行全方位、全覆蓋式的公益性文化下鄉演藝活動,力爭全年演出總數過千場。為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威海建立“三級”投入機制,市及下轄市(區)、鎮財政按一定比例撥付專項基金,列入政府預算,其不足部分采取多渠道籌措的辦法解決。市委組織部還將完成“千場演出進農村”任務作為市直單位“扶貧包村”重要考核指標。如今,“千場演出進農村”已成為威海一塊響當當的惠民文化品牌。在2009年全國首屆群文品牌評比活動中,該活動位居20個“全國首屆群文品牌”之列,是我省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群文品牌
一項項實實在在的文化惠民舉措,一個個惠及百姓的公共文化設施,一次次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動……猶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合奏出威海文化惠民的華彩樂章,滋養著港城百萬兒女,展示著追求精致、和諧、大氣、開放的城市品質。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