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再造科學發展新優勢 轉型跨越新藍圖
2012-05-11 10:08:00 來源: 威海日報 我要評論
[提要] 解放思想,思危奮進,推動對外開放向全方位、多領域、高層次發展,向擴大開放要活力 推動重點企業上市,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并購重組等進行資本運作,重鑄主業,轉型升級
再造科學發展新優勢
——威海市第十四次黨代會“轉型跨越新藍圖”系列報道之三
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為我們描繪了未來五年威海科學發展的宏偉藍圖。“一體化發展”“工業強市”“轉型跨越”“經濟指標增長快于全省平均水平”……這些鮮明的字眼,同時顯示出了發展任務的艱巨性和緊迫感。要實現這些宏偉目標,我們的動力何在?優勢何在?報告中同樣給出了鮮明的答案———深化改革開放,強化創新驅動,再造科學發展新優勢。
改革開放 創新驅動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尤其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眾多改革中的關鍵環節。要用改革的方法破解發展難題
開放的實質就是借力發展,通過借助外力,激活內力,增強發展能力
持續開展自主創新年活動,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走有威海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
堅持人才優先,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選拔和激勵機制,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拓寬人才智力引進渠道
改革開放是富民強市之路,科技創新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地級威海市成立以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一路成長,并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城市,煥發出無限活力。近年來,又通過持續開展“自主創新年”活動,在科技創新、人才引進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面對未來五年的發展重任,代表們認為,繼續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強化科技支撐,進一步抓好人才聚集是我市經濟實現轉型跨越的動力所在。今后五年,應該在體制改革深度上、對外開放廣度上、科技創新強度上、人才吸引力度上進一步下功夫,切實破解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和瓶頸,真正形成發展優勢,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幸福威海提供不竭動力。
深化改革 破除瓶頸
改革是人類社會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伴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新的矛盾和問題也會隨之不斷涌現,成為持續發展的阻力。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客觀實際和推動發展的需要,不斷破除舊的枷鎖,進行切實有效的改革。
近年來,我市各項改革有序開展,但影響經濟社會運行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影響轉型跨越、科學發展的瓶頸依然存在。為此,黨代會報告中提出,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財政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農村綜合改革以及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領域改革”“用改革的方法破解發展難題”。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尤其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眾多改革中的關鍵環節。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建設陽光、公開、公正、廉潔、高效的行政機關,是社會形勢發展的需要,是政府自身職能的要求,是企業群眾的呼聲,更是建設法治型政府的題中應有之義。”市行政審批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一直沒有停下腳步,尤其是今年,根據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要求,進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把工作重點放在創新服務企業發展上,確保為我市轉型跨越發展只添動力,不添阻力。
擴大開放 增強活力
沒有對外開放,就沒有威海的今天;沒有全方位、多領域、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就沒有威海更加美好的明天。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用開放的思路拓展發展空間,用創新的舉措不斷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開放的實質就是借力發展,通過借助外力,激活內力,增強發展能力,形成發展合力,使外部機遇與威海優勢有機結合,實現資金、技術、人才、資源、市場等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從而實現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雖然我市占據對外開放的區位優勢,擁有良好的開放基礎,但不得不承認,我們在區位優勢的發揮、挖掘上,在深化基礎的運用和放大上做得還不夠。
“開放是威海最大的優勢,而隨著各地開放政策趨同、內外資企業稅制統一,這一優勢有弱化的趨向。要想繼續打好‘開放牌’,需要找準坐標,正視差距,制定措施,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市商務局負責人表示。他介紹,提升開放水平,要積極在相關領域探索先行先試政策。比如,結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中提出的山東要打造“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試驗區的先行先試區”,積極爭取政策,將威海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化示范意義的、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
[1][2][3]下一頁 末頁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 威海:文化服務均等化 政府惠民“不差錢”
- 趙熙殿:“藍綠”互促雙贏 建現代化幸福威海
- 威海再造科學發展新優勢 轉型跨越新藍圖
-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發展與金融創新投資論壇舉行
- 實名制火車票掛失補辦首日威海站暫無人補辦車票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