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黃藍融匯三角洲石油生態雙崛起
2012-05-15 23:07:00 馬鑫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5月14日、15日兩天,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網絡媒體山東行東線采訪團在東營市采訪,“石油城”東營正緊抓黃藍發展機遇,打造生態文明典范城市,邁出了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東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夢斌出席東營市新聞發布會并致辭。(馬鑫 攝)
大眾網東營5月15日訊(記者 馬鑫)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碧野萬頃,鷗鳥翔集;“海上牧場”的海參池富了漁民錢袋子,昔日的黃泥灘成了“聚寶盆”;經濟技術開發區,跨進千億元俱樂部,產業走上了生態路……這就是東營,黃龍入海之城,石油富饒之城,生態和諧之城。5月14日、15日兩天,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網絡媒體山東行東線采訪團在東營市采訪,“石油城”東營正緊抓黃藍發展機遇,打造生態文明典范城市,邁出了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環境保護
黃河故道34年后重入海,獲評現代林業建設示范市
5月15日上午,采訪團來到了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在野鴨島和天鵝島,自由嬉戲的野鴨和黑天鵝與人和諧共處,天空不時有鳥兒飛過,蘆葦蕩隨風吹拂。
保護區的濕地、野鴨,蘆葦、天鵝,無不讓人感受到生態建設的美好。作為唯一一個全部納入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的城市,近年來,東營深入推進生態綠化工程,重點實施林網、路網、水網于一體的“三網”綠化和生態林場建設,兩年完成綠化面積30萬畝,成為國家現代林業建設示范市。
“綠植鋪滿黃河口,候鳥濕地把家安”生態的改善使得如今的黃河三角洲成了名副其實的“鳥類國際航空港”,單是鳥類就有296種。而這正是得益于東營市實施百萬畝濕地修復工程和黃河刁口河流路生態調水工程,其中,黃河故道在斷流34年后,重新實現全線恢復過水。兩年里共修復濕地30多萬畝,黃河口濕地生態明顯改善,并建立起5處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
在注重生態保護的同時,東營進一步加大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新建改造污水處理廠7座、垃圾處理場4座,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2%、100%。大氣污染治理上,17家電廠完成脫硫改造任務,重點污染源達標率達到97%以上。于此同時,東營還積極推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加強對土地管理和調控,兩年改造中低產田14.7萬畝,治理荒堿澇洼地1萬畝,發展節水灌溉3.5萬畝。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率達到79%,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0。
生態建設的成果不僅體現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道路整潔,綠樹成蔭,東營市在經濟求發展的同時,也更重視科技與生態相互融合。在節能減排方面,東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兩年建成重點循環經濟項目5個,石油化工、造紙等10個循環經濟產業鏈條不斷完善,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等5個重點循環經濟區建設順利推進。通過加大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管理減排力度,如今東營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至0.76噸標準煤,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均實現了控制目標。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