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出席省十屆政協五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在山東大廈報到。
大眾網濟南2月17日訊(記者 劉國棟)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和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將分別于2月18日和19日開幕,今天,代表、委員們紛紛報到。大眾網記者在山東大廈的報到現場了解到,今年代表和委員們的參政議政熱情高漲,會前深入基層進行調研,要把老百姓最盼望解決的難題、最能推動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呼聲帶到“兩會”上,多數提案和議案都關乎民生。
17日下午,省人大代表馬廣業趕到南郊賓館報到,這位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身邊——被譽為省城“后花園”的濟南南部山區,到底是“南控”還是發展。
馬廣業所在的金剛纂村就在濟南南部山區錦繡川水庫旁邊,1994年開始,為改變家鄉貧困面貌,作為村委書記的馬廣業帶領200多名治路大軍,苦干了15個年頭,歷經無數個烈日炎炎、風雨交加的日子,用一雙雙長滿厚繭的手,靠肩抗、車推、筐抬,在懸崖和山澗里修出了一條8530米長的出村路,圓了全村幾代人渴望走出大山的夢想。
“可是村里經濟發展還是不行,現在南部山區成了省城的后花園,發展工業是不現實的,要想發展那怎么辦?”馬廣業說,現在的“南控”和當地經濟發展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政策上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有限制,今年他的議案就是想把南控和發展之間的矛盾擺出來,尋求解決之道。
政協委員喬明琦是山東中醫藥大學的教授,作為長期從事中醫藥教育和基層醫療工作的委員,他更關注的是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如何把我們國家有限的醫療保險經費,讓老百姓更好地分享?這是現在的一個難題。”喬明琦說,在從事醫療工作時,經常會碰到一些來自基層的病人,他們收入不高,但是要面對的卻是昂貴的醫療費用,常常一籌莫展。
“看到這種情況,我一直感到很困惑,作為一名政協委員,甚至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應該從有利于國家醫療保障制度發展這個角度,提出一個好的建議,為廣大基層人民鼓與呼。”喬委員動情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