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山東省文明辦
手機查看
山東省擬推送
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
候選人公示
根據“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相關要求,經基層推薦、群眾投票和專家綜合評審,現將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山東省候選人予以公示。如有異議,可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于5月12日之前向省文明辦反映。
公示時間:5月10日至5月12日
聯系電話:0531-51775644
電子郵箱:sdhrmzzx@163.com
山東省文明辦
2023年5月10日
候選人事跡
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
山東省候選人事跡簡介
助人為樂
18載貢獻2.6萬小時,愛心奶奶感動泉城
李愛萍,女,漢族,194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濟南市歷下區燕山街道燕文社區居民。在泉城濟南,李愛萍被親切地稱為“愛心奶奶”,從2005年到現在,她把參加志愿服務作為退休后的“正式工作”,持續奉獻18載不曾間斷,義務奉獻超過26000個服務工時,是目前濟南市150多萬名志愿者中志愿服務工時最多的一位。作為“親情擁抱福寶寶”志愿者,她幫助患病孤兒小月月奇跡康復,用自己的愛心和親情為福利院的孤兒撐起了一片愛的藍天。李愛萍用她的愛心、細心和耐心,將文藝演出、義務理發等志愿服務送到全市廣大農村、社區,贏得了無數泉城市民的信任。先后榮獲“山東省道德模范提名獎”“山東好人”等榮譽稱號。
愿做星星燭火,照亮生態環保之路
李紅燕,女,漢族,1975年12月生,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凱小學教師。黃河邊上、荊棘叢中,她不厭其煩地組織一次次公益活動、撿拾起游客們丟棄的垃圾袋。三尺講臺、歲月瓏璁,她一次又一次地用圖片和視頻現身說法、聲情并茂地向孩子們講述黃河故事、生態文明等。從2015年開始,她累計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890次,服務工時達5730小時。2018年,她組建了東凱小學志愿服務隊,策劃了“愛心斑馬線”安全護航項目,為學生“守護”安全的“綠色通道”,累計開展守護活動300余期,舍著年幼的孩子早出晚歸,沒有回家吃過一頓午飯。為更好地守護母親河、做好“生態”課,她先后帶動身邊800余人注冊加入了志愿者隊伍,開展了廣場環衛、美麗清風湖、親子植樹、山區助學等活動。榮獲優秀青年志愿者、“山東好人之星”等稱號。
自學全國各地方言,幫助數百家庭團圓
譚英換,女,漢族,1980年2月出生,德州市平原縣龍門街道閆莊村人,平原縣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隊員。譚英換平時靠打零工生活,日子過得非常節儉,卻在公益路上“從不吝嗇”。2014年踏上公益尋親之路以來,她花費大量時間瀏覽各種尋親資料,通過自學湖南、陜西、云南等地的10余種方言,從方言中獲得關鍵信息,幫助走失、被拐、被遺棄的人尋找親人,九年間累計幫助數百個家庭團圓,成為尋親者心中最親的人。譚英換不但參與平原縣藍天救援隊、當地救助站等相關志愿活動,還是公益項目抖音尋人的典型志愿者之一。榮獲“山東好人”、“中國網事·感動山東2022”年度網絡人物等稱號。
見義勇為
遠親不如近鄰,69歲老人勇闖火場救鄰居
楊美芹,女,1953年7月生,青島西海岸新區黃島街道郭家臺子社區居民。2022年6月12日下午3時許,楊美芹正在家中蒸饅頭,忽然看見西鄰郭永年老人家中火勢沖天。作為鄰居,楊美芹知道,郭永年老兩口均年過九十,老伴長年癱瘓在床。見火勢緊急,楊美芹直沖郭永年家,撞開他家院門,發現郭永年老人癱坐在院中束手無策,癱瘓的老伴躺在屋中。楊美芹又折返回家,邊讓兒媳打119報警,邊拎著濕毛巾跑回老人家中。濃煙彌漫無法入內,已經被濃煙嗆得滿臉通紅的癱瘓老人奮力地爬至窗戶邊,楊美芹先將濕毛巾敷在老人臉上,又跟兒媳拼盡全力將老人救了出來。最終火情得到控制,兩位老人安全得救。楊美芹見義勇為的事跡先后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市民”、“青島市道德模范”、“山東好人”等榮譽稱號。
縱身一躍舍生忘死 7旬老黨員勇救落水女孩
陳洪友,男,1955年生,中共黨員,泗水縣星村鎮人,泗水縣稅務局退休干部。遇危施救,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近日,泗水縣圣源湖公園,一名年輕女孩跌落湖中。慌張的掙扎、拍打,令她離岸越來越遠,并不住地向水底沉去。危急時刻,年近70歲的陳洪友,從遠處跑來,跳入水中,將女子救了起來,隨后又對其進行胸外按壓,確保積水排出,挽救了落水者生命。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成功挽救了一個年輕女孩的生命,陳洪友的這種見義勇為精神值得身邊每一個人學習。
誠實守信
堅守諾言十二載,溫暖無依長者心
周思奇,女,漢族,1982年1月出生,山東青島人,青島西海岸新區張家樓初級中學教師。2011年,周思奇的同學患癌離世,僅留下兩位孤苦雙親,她以“女兒”身份擔負起照料兩位老人的責任,義無反顧地開啟了自己12年的愛心堅守之路。從籌集善款3萬余元,到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十幾年如一日的親情陪伴,她無怨無悔,甘之若飴,親情接續讓這個家完璧如初。12年風雨同舟,驅散原家庭籠罩的陰霾,帶去冬日的暖陽,前行的微光,讓愛心不斷檔、不缺席。愛心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她用無言的堅守,闡釋著人間大愛。周思奇曾獲“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等榮譽稱號。
踐諾24載 甘做孤島“掌燈人”
孫濤,男,1964年7月生,山東榮成人,國網榮成市供電公司好運角供電所臺區經理。1998年,孫濤首次登上雞鳴島為當地居民維修柴油發電機,當得知海島居民用電不便時,孫濤毫不猶豫地做了一個決定:我是島上居民的后代,島上的電我來管!從三十而立到年近花甲,一句承諾,孫濤堅守24年。海島交通不便,他主動化身“外賣小哥”,自建“彩虹橋驛站”,將好運角供電所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的11名隊員動員起來,到雞鳴島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時長達1141.8小時;幫助島上居民采購各類物資清單超過30萬條,無償替島上老人支付電費1萬多元,成為島上百姓心目中不可缺少的“掌燈人”。
六旬老人扛起誠信擔當 14年償還38萬元“誠信債”
王亮平,男,漢族,1956年5月生,日照市嵐山區虎山鎮秦家結莊村村民。2006年,王亮平承攬了一項工程,因開發商“跑路”,他背上38萬元的債務。面對突如其來的巨額債務,王亮平下定決心:“債一定要還,誠信絕不能丟!”。14年來,王亮平每天打幾份工,像春燕銜泥一樣,一點一滴地積攢,一筆一筆還債。2020年底,30家民工的錢,他已盡數還清,完成了對自己的承諾,用誠信彰顯山東漢子的擔當。榮獲“山東好人之星”等稱號。
敬業奉獻
不懼病痛 關愛學子健康成長40載
魏貞淑,女,1964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原濰坊高密市柴溝鎮教育團委書記,少先隊總輔導員,高密市“五老”志愿者。參加工作伊始,她輔導的學生先后有266人次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注溝小學被評為“全國少先隊先進集體”。天有不測風云,確診患乳腺癌后,她先后經歷4次手術,24次化療、放療,又罹患腿臂骨折、腰椎頸椎突出等,依然風雨無阻地堅守在她的紅領巾事業中,40多年來,牽線搭橋幫扶學子3000多人次,籌建10處“希望小學”“希望書屋”“希望小屋”。曾獲評濰坊市“希望工程”十周年貢獻獎,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山東好人”等稱號。
躬耕農業十三載 科技助農譜新篇
劉中良,男,漢族,1984年5月出生,泰安市農業科學院高級農藝師。哪里蔬菜出了問題,哪里就有他奔赴的足跡。13年來,每年100多天深入基層,培訓指導7萬余人,送技術解難題。為了讓鄉村振興的觸角延得更廣、根扎更穩,他培植了一系列足不出村的集體產業。振興鄉村的路要鋪好、更要鋪實,這份使命敦促他不敢停歇,也不能停歇,不管什么困難,白天準時出現在老百姓期盼的田野里。潛心科研解難題,成果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一、二等獎等。他以實際行動把科技服務做到了百姓心坎兒上,甘愿用汗水熱灑沃土,把農業的論文寫滿鄉野大地。榮獲“山東好人”等稱號。
孝老愛親
好爸爸26年堅定守護 為患病繼子撐起一片天
曹玉慶,男,漢族,1958年1月出生,臨沂沂南湖頭鎮曹家莊村村民。1997年,曹玉慶開始照顧再婚妻子帶來的7歲患病孩子。面對孩子智力發育遲緩、生活不能自理、時常癲癇發作等問題,曹玉慶26年如一日,為他洗澡做飯,教他說話走路……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妻子因病去世后,曹玉慶依然堅定守護在繼子身邊,無微不至地照料繼子的生活。哪怕車禍重傷住院,曹玉慶心里惦記的全是回家照顧孩子。26年來,雖與患病繼子毫無血緣關系,曹玉慶仍為他撐起一片天,用執著堅守和默默付出踐行著“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榮獲“山東好人之星”等稱號。
好媳婦悉心照顧癱瘓丈夫35年
姜華文,女,1955年2月出生,濱州市濱城區魯濱制粉小區居民。姜華文的丈夫張吉濤,原本是家里的頂梁柱,可在1987年,張吉濤不慎觸電癱瘓,這對于姜華文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但內心對家庭和丈夫無私的愛,支撐著她選擇了用微笑來戰勝生活的苦楚,無怨無悔悉心照料丈夫張吉濤35年。寒來暑往,不離不棄,35年的陪伴照顧,柔弱的姜華文成了丈夫的依靠;以身作則,善良堅強,偉大的姜華文是女兒的驕傲;樂于助人,樸實勤勞,樂觀的姜華文是鄰居們學習的榜樣,她用無私的愛撐起了不幸的家庭,也戰勝了苦難,譜出了一曲平凡又動人的最美贊歌。榮獲“山東好人”等稱號。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