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泰安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孤寡老人的“好閨女” 留守兒童的“好媽媽” 公婆心中的“好兒媳”
侯明連,女,1965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泰安市寧陽縣磁窯鎮茂義村婦女主任。工作中她是一名優秀村干部,是村廣大婦女的主心骨。生活中她是村里孤寡老人心中的“好閨女”,是留守兒童口中的“好媽媽”,是一名好兒媳,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38年如一日 悉心照料家里老人
侯明連和丈夫李培清于1985年結婚后,一直照顧公公婆婆,一家人和和美美。為了讓兩位老人安享晚年,侯明連多年來如一日,悉心照顧老人,做飯、洗衣、理發,不管是日常起居,還是大事小情,多年始終如一,把年事已高的公公婆婆照顧得無微不至。兩位老人生病期間,侯明連請醫問藥,細心照顧,洗漱、喂飯、按摩等勞累繁瑣的護理工作從不假手于人。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孩子們對老人也十分孝順,有好吃的總忘不了爺爺奶奶。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兩位老人晚年生活非常幸福。兩位老人在世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家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找了明連這么個好兒媳婦!”
公公婆婆剛去世,80歲的母親又患了腦梗,侯明連把母親接到家里,主動承擔起照顧母親的責任,她一邊耕種5畝農田,一邊照料老人,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母親的日常看護,地里的莊稼,都是侯明連一個人照料打理。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侯明連對待母親的耐心卻遠近皆知。端屎端尿、清洗被褥,擦洗身體,還自學給母親進行調養和康復保健。每天做著這些瑣碎而又繁雜的事情,侯明連沒有一句怨言。她總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她是女兒,照顧起來方便。
街坊鄰居誰提起侯明連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照顧完公公婆婆,又把自己母親接到家里來照顧,老人們都沒受過一點委屈,是遠近聞名的好兒媳好閨女。”侯明連成為了鄉親鄰里交口稱贊和學習的榜樣,也帶動了全村人爭做好公婆、好兒媳。
長年累月 細心照顧村里孤獨老人
家庭的重擔她勇挑肩頭,但做為村里的婦女主任,工作中她也同樣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不曾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多年來,她堅持幫助照顧村里的留守老人。
面對村內很多留守老人,侯明連一直堅持每周上門走訪。侯明春的母親宿正梅90多歲高齡了,80多歲的時候因為腿腳摔傷而行動不便,一直躺在床上10多年,侯明連每周都要去探望她,陪老人聊天,給老人梳頭,打掃衛生,逢年過節還會給老人買衣服。雖然老人視力模糊、聽力弱化,但每次侯明連來看她,老人都會高興的拉著她的手拉家常。老人說起來就夸她:“明連善良、孝順,像我的親閨女一樣!”
工作多年來,她先后照顧村里的30多位孤寡老人,為他們清洗被褥、收拾屋子、送吃送喝,逢年過節還自掏腰包為他們購買生活用品,幫助貧困戶孔德代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指導種植玉米、蔬菜,養殖牛羊,助力脫貧解困。
在侯明連的心里,每時每刻都裝著父老鄉親,唯獨沒有照顧好家人。兩個年幼的孩子遇到“頭疼腦熱”,她沒有向村里請過一天假,也沒有好好陪伴過孩子。每每提及這些,她都十分內疚。很多人都勸她,把工作放一放。她總是笑著說:“村委的事雖小,但責任重大,一點都不得馬虎。我的家庭需要我,村里更需要我。”每次大家想張羅給點錢,表達一下心意,她也總是婉然拒絕。街坊鄰居都說:“明連真是個好人,這些年幫助別人一直沒間斷過,從沒有過一次抱怨。只要你吱一聲,她不管多忙,總是爽快地答應。”
大愛無疆 愛心溫暖困難孩子
對村里的留守兒童,侯明連也時刻牽掛在心。2022年一個寒冬的夜里,村東頭有一個孩子半夜發燒,孩子的奶奶年紀大了,不知道該怎么辦,突然想起了侯明連,于是,侯明連接到電話后喊起丈夫連夜把孩子送去醫院,自己交付了住院費,又讓丈夫留下照顧孩子直到出院。孩子的父母回來后,帶著禮物向侯明連登門道謝,侯明連說自己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
侯明連還主動資助多名貧困學生,對于每個受資助的困難學生,侯明連都會定期聯系詢問近況,鼓勵他們好好學習。用侯明連的話說:“只要你們好好學習,上到什么時候我就幫到什么時候。”令人欣慰的是,她資助的孩子都很爭氣,沒有辜負她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好好讀書,將來回報社會。”被資助的孩子們心懷感恩,很多至今依舊聯系,她用大愛暖化孩子們的心,孩子們都親切得稱呼她“侯媽媽”。
侯明連對離異的單親家庭格外關注。村里有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隨母親生活。其母親迫于生計,經常出門在外,無法照顧孩子,孩子的學習生活受到很大影響。一天放學回家的路上,這名學生竟然哭了起來。侯明連詢問了解到原來是中午沒有吃飯,饑餓難耐忍不住痛哭。侯明連馬上領著孩子回到自己家中,做了飯菜讓孩子吃飽,看著孩子吃飯狼吞虎咽的樣子和破舊的衣服,侯明連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幫這個孩子。她多次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到孩子家里留宿,主動和家長電話交流,并且在村里發動村民成立愛心小組,幫扶這個孩子,輔導他的學習。在侯明連無微不至的照料關懷下,這個原本性格內向、不愿說話的孩子變得樂觀向上,成績進步很快,如今各科成績均能達到優秀。
侯明連還是鄉鄰身邊的“小太陽”,無論誰家有事,她總是熱心相助,鄰居家有什么糾紛,她主動上門勸解,化解矛盾。她的熱心和真誠打動了很多人,村里人爭相學習。侯明連說:“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也沒有什么本事,能幫上別人的忙就很開心。”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跡,沒有振聾發聵的表白,侯明連始終堅守著自己每一個角色,埋頭做著她認為該做的事,把“孝”字深深刻在心里,用“愛”讓家庭鄰里間充滿和諧。在她的影響下,茂義村涌現出一大批好媳婦、好婆婆,孝敬公婆、家庭和睦、團結鄰里已成為全村廣大村民的自覺行動。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