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守信贏 得口碑
2013年,郭樂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通過山東省出任法官招聘進入法院系統工作。自2016年6月從事執行工作以來,他奉行“誠實守信起步,立足小事前行”,把誠信的理念應用到案件的辦理中,引導當事人信守承諾、遵章履約,積極履行法定義務,已順利執結四百余起案件,成功化解多起涉執信訪案件,執行到位案款數千萬元。
郭樂,男,1983年5月生,高青縣人民法院執行二庭執行員。
2013年,郭樂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通過山東省出任法官招聘進入法院系統工作。自2016年6月從事執行工作以來,他奉行“誠實守信起步,立足小事前行”,把誠信的理念應用到案件的辦理中,引導當事人信守承諾、遵章履約,積極履行法定義務,已順利執結四百余起案件,成功化解多起涉執信訪案件,執行到位案款數千萬元。
用誠實巧解贍養難題。轄區張氏父子因家庭瑣事一度關系緊張,后因贍養問題起訴至法院。一審、二審、執行,多年的父子反目成仇。因為一次兒子“拉閘限電”事件,又讓張氏父子關系劍拔弩張,張老漢無奈向法院申請贍養執行,該案恰好分到郭樂名下。在接到卷宗材料后,郭樂第一時間奔赴張老漢家中了解案情,面對執行員的詢問,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雙方的僵持給郭樂出了難題,但他并沒有生搬硬套法律條文,而是打起了感情牌,面對面地交流,心與心地溝通。張氏父子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沉積多年的父子恩怨并未解開,贍養問題難以解決。郭樂從這次兒子給老張拉閘限電矛盾點開始,進行苦口婆心式勸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經過三個小時的勸說和溝通,雙方終于握手言和,老張兒子當即表態絕不會再發生類似問題,相關贍養問題也迎刃而解。一樁普通而又棘手的家庭糾紛,在彼此的真誠和感動中化干戈為玉帛,一次執行徹底解開了雙方的心結。
靠守信贏得百姓口碑。劉某與某紡織公司勞務糾紛一案是郭樂辦理的又一起普通民事執行案件。某紡織公司拖欠劉某5000余元工資,多次索要無果,無奈之下劉某申請仲裁。案件進入執行階段以后,郭樂發現仲裁結果存在筆誤,5000余元的工資欠款變成了7000余元。為減少訴累,快速結案,郭樂組織劉某和紡織公司進行溝通和交流,并最終促成和解。一方面劉某同意放棄錯誤部分的執行請求,另一方面公司承諾一個月內結清劉某的全部工資。對劉某而言,等待對方履行的過程是漫長而又揪心的。劉某是濟南人,為了幾千元的工資已經往返高青縣數次,公司多次承諾卻又屢屢食言,劉某對法院執行也心存疑慮。郭樂深知這幾年紡織行業不景氣,被執行公司基本處于停產狀態,能否如期履行還款義務,變數太多。假若公司不能履行協議,錯失良機,劉某何時能拿到工資可能會變得遙遙無期。為此,郭樂一邊安撫電話那頭的劉某,一邊積極與公司協調,督促公司履行還款義務。“功夫不負有心人”,公司終于在2018年末將工資打入劉某的賬戶。劉某在電話中激動地說:“我對公司已經徹底不信任,沒想到法院同志還這么幫我一個外地人,法院這么守信,說辦好就辦好,感謝高青法院。”
2018年是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沖刺之年,全國執行干警為破除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藩籬而披星戴月、不辭辛勞。郭樂作為一名基層執行干警,一方面嚴格執行、規范執行,不斷提高結案率,另一方面積極引導案件當事人秉承誠實守信的理念,對有能力解決的案件督促履行,對暫時沒有能力履行的案件引導當事人分期履行,通過一次辦理,達到案結事了。一番耕耘一番收獲,郭樂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被高青縣委縣政府授予嘉獎,2018年入選“淄博好人榜”。
責任編輯:吳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