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品德高 文明實踐樹榜樣
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來,中至鎮積極組織開展理論宣講、文化下鄉、身邊好人評選等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在全鎮掀起了“學榜樣、當先鋒、做表率”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熱潮,涌現了一大批事跡感人、社會反響強烈的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中至鎮水利站劉樹敏同志便是其中一位。他用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了中華民族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

劉樹敏,男,1964年5月生人,漢族,五蓮縣中至鎮中至村人,系中至鎮黨委水利站一名工作人員。近日,劉樹敏同志拾金不昧的事跡在中至鎮廣為人傳,群眾們對劉樹敏同志的行為贊口不絕。
2019年1月30日,劉樹敏在中至鎮駐地一處十字路口撿到一黑色錢包,發現錢包內有現金3000元和一些身份證、銀行卡等重要證件。看到大量現金,想到失主肯定很著急,就想盡快聯系還給失主。因個人有急事,便安排其女兒劉瑞平迅速將錢包送至鎮派出所,幫助及時找到了失主。事后,當失主表示要當面感謝時,他婉言謝絕了。幸好派出所及時反饋,鎮黨委、政府了解到了這一典型事跡。
接到中至派出所送來的感謝信后,黨委對劉樹敏同志的這一做法做出高度評價。失主事后說:“謝謝劉同志,太謝謝你啦,大恩人呀,能開心地過個年了”;一同事說:“老劉是個覺悟高、心地善的大好人呀”;而劉樹敏同志卻說道:“這么點小事,不值一提的,想想大過年的錢包丟了肯定著急呀,就想著快讓失主找著錢包,也沒想那么多,相信大家遇到這種事都會這么做的,這都是咱應該做的。”3000元對于不是個很大的數目,但是對于靠地謀生的農民來說卻是一個不小的數目,甚至是這一年賣糧的收入。
劉樹敏同志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位老實本分,心地善良的人。生活中,他鄰里和睦,樂于助人,關愛身邊的老人,為人和善;工作中,他認真負責,工作細致,與同事關系融洽,是同事口中的“‘老’好人”。雖然不善言談,劉樹敏同志在日常生活中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他的誠實善良。
劉樹敏同志不為金錢所動,拾金不昧,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品德高尚,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好模范,是干部群眾身邊的好榜樣。在此,讓我們為劉樹敏同志點贊,并積極向模范看齊!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