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克法,男,1947年5月生,梁山縣館驛鎮環衛工人。
他每天在晨曦中迎來陽光,在暮色中送走夕陽,干一行,愛一行,風里來雨里去,以“寧可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無私奉獻精神,默默戰斗在環衛清運工作的第一線,為大家創造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為廣大環衛工人樹立良好的榜樣。
王克法,是館驛鎮館驛村的低保家庭環衛工,年逾70歲的他個子矮小,不比掃帚高,但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卻能吃苦,不怕臟、不怕累,工作中從不落后于他人。從事保潔工作十多年,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村內的每一條街道都曾留下過他清掃的足跡,所掃之處無不受到單位領導的肯定和群眾的好評。
雖然年紀大,每天面對嗆人的灰塵、臭氣熏天的氣味,他從不退縮,從不氣餒,反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與車組人員共同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好單位交給的工作任務。王克法心中有個鐵主意:“一件事如果值得去做,就應該全神貫注”。
“這點小事不值得一提,不值的你們專門來采訪。” 王克法不僅工作認真負責,而且還具備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
2017年秋季的一天,王克法在日常保潔時撿到一個包裹,他已記不清這是第多少次撿到貴重物品了,憑直覺他認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包裹。打開看時,發現里邊有一厚沓百元鈔票,這些錢和他每月幾百塊錢的收入相比,那可是一筆巨款,雖不能根本上改善他的生活,但是為他和老伴置辦幾件新衣服還是錯錯有余。這次和往常撿到貴重物品一樣,他沒有絲毫心動,沒有絲毫猶豫,來不及細數具體多少錢,先急著尋找線索,多方聯系失主。
當失主胡慶芳拿回丟失的5000元現金時,當即激動地向王克法老人致謝,“多虧錢是王大爺撿到了,要不俺不知道怎么能尋回來”。
“我們也都缺錢,但每個人都堅持不是個人的勞動所得,堅決不拿回家。”在面對失主答謝時,王克法代表眾多的一線環衛工人道出他們最樸實的內心世界。
王克法和老伴都已年逾70,兒子在20多年前因意外事故不在了,家庭生活孤苦,依靠從事環衛工作的微薄收入維持生活,是多年的低保戶。像館驛鎮環保站內的其他拾金不昧的環衛工人一樣,從事環衛工作幾年來,他沒少撿到別人的東西,手機,錢包,各類貴重物品,甚至走丟的孩子……每一次他都想方設法的聯系失主,始終做到拾金不昧。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