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偉,男,1963年11月生,淄博一中物理老師,工作認真、勤奮,在繁忙工作之余,二十多年如一日,贍養夫妻雙方父母,細心呵護三位高齡老人,精心培育女兒成才,他的事跡在學校內外傳為佳話,在社會上贏得廣泛贊譽。曾獲淄博市物理學科帶頭人、淄博市教學能手、淄博市優秀教師、淄博市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2017年被評為淄博好人。
三代同堂,其樂融融
1991年,為方便照顧老人,孫偉分別把父母和岳母從農村接到身邊,三個老人,加上妻子和上學的女兒,一家6口人住在一起,和和美美、其樂融融,這在城里并不多見。但在他、妻子和女兒眼中,老人就是家庭的“寶貝”,生活上照顧得無微不至。為了不影響工作,他都是早早起床制作可口的飯菜,飲食精心制作和搭配,為老人蒸饅頭、蒸包子、蒸米飯,烙單餅、烙油餅、烙煎包,包水餃、下餛飩、搟面條等樣樣都會。老人愛喝粥,他就打豆汁、熬稀飯、做菜豆腐、南瓜疙瘩湯、地瓜玉米粥等,一周天天不重樣。遇到晚自習輔導和值班,他都是先做好晚飯,伺候老人用餐,等值班結束回來自己再用晚飯。岳母是南方人,飲食習慣和北方不同,喜歡吃大米干飯,喜歡吃清淡、帶甜味的飯菜,他就在家里常備大米、白糖、蜂蜜等,做飯時注意迎合岳母的口味。老人牙齒不好,影響食欲和咀嚼,他幫老人安裝了假牙,還注意把菜切細燉爛,飯做細致柔軟。老人們喜歡清潔,他就和妻子配合,幫助老人每一周換一次衣服、洗一次頭,兩周洗一次澡,四周剪一次頭發、修剪指(趾 )甲,保持老人干凈體面。老人喜歡戲曲節目,他就調好頻道,讓電視開著去上班。為了幫老人解悶,他教會簡單的撲克牌玩法,讓兩位老人在家娛樂游戲。
除了平時的細心照料外,每到周末,帶著老人和孩子出城散心郊游。隨著老人年齡的增長,腿腳越來越不方便,就購買轎車和輪椅,載著老人、帶著輪椅,不但到郊區,還到日照、青島等地旅游。這期間,為了改善老人的視力,1997去醫院為母親做了青光眼手術,2002年為父親做了白內障手術,大大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質量,到女兒2010年高考以優異成績考取上海交大,這19年是他家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光。
傾心照顧,無微不至
2010年9月開始,92歲高齡的父親臥病在床,需要定時服藥,控制因大腦老化引起的各種不良情緒;需要長期插導尿管,克服前列腺增生導致的排尿困難。這個時期,他不能離家太遠,更不敢因公出差,每當父親出現精神狂躁,拒絕吃藥,晚上不睡覺或者不讓更換導尿管,老母親沒有辦法時,就給他打電話,不管在哪里,他都最快趕回家里,因為只有他在家里,老父親才能安靜下來,很愉快的吃藥,很痛快的換導尿管,很平靜的睡覺,老母親多次說過,只要兒子在家,父親總是很乖,好人一個,什么事都好辦。
2015年母親回老家祝壽,遭遇意外車禍,導致左腿股骨粗隆骨折,為了不影響高三畢業班的復習,他對學校和同事們隱瞞了母親受傷的信息,白天堅持上班,夜間到醫院陪護手術的母親,堅持2個多月直至出院返回家中。通過前期在醫院的精心護理,后期在家中康復訓練等,母親終于能重新站立并能獨立行走了,到醫院復查時,大夫和護士都感到驚訝,沒想到近90歲的老人,經歷這樣大的手術,能恢復的這樣快、這樣好。他是個樂觀的人,從不把勞累情緒掛在臉上,從母親車禍受傷,到重新康復行走的一年多,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身體消瘦了很多,白發也添了很多,以至于老師和同學們還咨詢他是如何減肥的呢。
潤物無聲,育子有方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女兒對奶奶、姥姥更是孝順關心,大學畢業后在上海工作,她人在上海,心系家庭,尤其時刻牽掛奶奶、姥姥健康情況和生活狀態,平時電話問候不斷,每逢節日探親,女兒都要從上海帶禮物、買食品,大包小包中裝滿了對奶奶、姥姥的關愛,到家后噓寒問暖,還給兩位老人發紅包,美得兩位老人逢人就夸,孫女和她們最親、最貼心了。為讓女兒在上海安心工作,他通過微信、視頻,隨時向女兒“匯報”奶奶、姥姥的飲食起居和健康狀況,女兒看了連連給父親點贊。
2017年,他的家庭被評為淄博一中首屆文明家庭,他本人入選“淄博好人榜”。在他和家人的精心呵護下,90歲的母親、85歲的岳母享受著幸福的晚年時光。
責任編輯:高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