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傳安,男,1959年8月出生,山東金鄉人,現為金鄉縣化雨鎮馮海村村民。
不是父子卻勝似父子,金鄉縣化雨鎮馮海村村民陳傳安八年如一日悉心照顧鄰居孤寡老人的事跡成為村里口口相傳的一段佳話。陳傳安和陳樂平是多年鄰居,2009年,陳樂平的兒子因車禍不幸喪生,為了生活,兩個孫子長期在江蘇打工,時年90歲的陳樂平成了孤寡老人。作為一墻之隔的鄰居,陳傳安每當看到這位善良孤苦的老人,就不禁想起自己的父親。他時不時地去老人家里坐坐,陪老人說說話。
一個乍暖還寒的初春,并不富裕的陳傳安提著雞蛋,為老人做了一頓熱騰騰的晚飯。這頓飯暖到了老人的心坎里,陳樂平熱淚盈眶地說:“我一冬天都沒吃過雞蛋了。謝謝你,孩子!”陳傳安也落淚了:“大爺您慢點吃,好日子還長著呢!”從那時起,他們便結下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緣分。陳傳安幾乎每天都要去陳樂平家,時常送去生活必需品,家里做了好飯菜,也記得為老人送一份。逢年過節,他就拎著雞、魚、肉為老人做一頓豐盛的飯菜,老人家的大事小事,陳傳安都包了下來。
八年來,陳傳安精心照顧著如今已98歲高齡的陳樂平老人。只要老人哪里不舒服,陳傳安總是主動帶老人去看病。陳樂平不止一次地握著陳傳安的手哭著說:“傳安,你雖然不是我的孩子,卻比親兒子還要好。”陳傳安總是笑說:“陳大爺,只要您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我就滿足了!
“我父親去世的早,每當我看見陳大爺就想起我的父親,慢慢的還真當父親照顧了。看老人吃不好我心疼,老人生病我心里就著急。”陳傳安深有感悟地說。周圍的鄰里只要提到陳傳安,都豎起大拇指:“能照顧孤寡高齡老人八年,就憑這一點,他就值得讓人敬佩!平時他就是個熱心人,不管誰家有什么事,他只要知道了,都會主動幫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陳傳安用平凡的舉動詮釋了這一傳統美德。他總叨念著,人要多點愛心,能為他人多辦點好事,自己就會多一份快樂,社會就多一份和諧。
責任編輯: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