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正方能公正
鄭淑梅,女,1978年生,現任五蓮縣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 鄭淑梅1999年12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自2009年走上審判崗位以來,在審判工作中,她審結案件1300余件,每年所辦理案件調解率均達80%以上,無一上訪纏訴。2012年,她榮獲全市法院十佳調解能手和十佳調研能手;2013年,榮獲全市法院十佳辦案能手、十佳調解能手和十佳宣傳能手,被市婦聯表彰為三八紅旗手;2014年,榮獲全市法院十佳辦案能手,并榮記個人三等功;2015年,被市中院表彰為“全市法院身邊最美法官”,并榮記個人三等功。
鄭淑梅,女,1978年生,現任五蓮縣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

鄭淑梅1999年12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自2009年走上審判崗位以來,在審判工作中,她審結案件1300余件,每年所辦理案件調解率均達80%以上,無一上訪纏訴。2012年,她榮獲全市法院十佳調解能手和十佳調研能手;2013年,榮獲全市法院十佳辦案能手、十佳調解能手和十佳宣傳能手,被市婦聯表彰為三八紅旗手;2014年,榮獲全市法院十佳辦案能手,并榮記個人三等功;2015年,被市中院表彰為“全市法院身邊最美法官”,并榮記個人三等功。
穿上法袍,就要努力踐行司法公正
公正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法官身上承載著人民的信任與重托,同時也凝聚著當事人的渴求與期待。
帶著這樣的認識,鄭淑梅辦案時總是底氣十足,即便是再棘手的案件、再蠻橫的當事人,她都能夠做到從容應對,妥善處理。
在一起買賣合同欠款案中,被告某公司惡意轉移財產。原告方得知后,立即申請查封被告公司的三部車輛。就在車管所快要為被告車輛辦理完過戶手續時,鄭淑梅帶領同事及時趕到,將三輛車全部查封。在去被告公司送達查封裁定時,被告公司經理惱羞成怒,對鄭淑梅吼道:“我聽說再有兩分鐘就辦完過戶手續了,你這么做,不是有意跟我作對嗎?如果不給我解封,有你好果子吃!”面對他的囂張氣焰,鄭淑梅沒有絲毫畏懼,義正嚴詞地說:“只要還在你公司名下,哪怕還有一分鐘,法院都有權查封,解不解封,你說了不算。我只認法不認邪”!
硬的不行換軟招。被告公司經理托鄭淑梅一個非常要好的同學給她送去了一份厚重的禮物。她嚴肅地對同學說:“咱們同學這么多年,你這是要害我呀!”同學見她真的生氣了,拿著禮物悻悻地離開了。
這起案件最終得到調解結案,原告不僅要回了欠款,還在鄭淑梅的積極勸解下,雙方簽訂了繼續供貨的合同,案件當事人實現了雙贏。等到鄭淑梅再次見到那位經理時,他不好意思地說:“沒想到你一個女同志辦案力度這么大,我真服了你!”
沒有辦不好的案件,只有做不到位的工作
基層法院受理的多是一些雞毛蒜皮、墻邊地頭的小糾紛、小訴求、小標的“三小”案件,再加上當事人法律素養偏低,一旦處理不好,容易激化矛盾。所以,鄭淑梅堅信,案結事了人和,才是基層民事審判的終極目標。
去年夏天,她審理了一起借款合同糾紛案件,范某向信用社借款5萬元后下落不明。庭審時,擔保人湯某怒氣沖沖地問鄭淑梅:“我又沒花這錢,憑什么扣了我的存款!”她便耐心向他說明有關擔保責任方面的法律規定。
但是湯某怎么也聽不進去,他突然冒出一句“如果耽誤了我孩子手術,你的孩子也別想活!”聽到這話,鄭淑梅心一緊,把他拉到調解室,端上了一杯水:“老湯,剛才聽你說孩子做手術,孩子怎么了?”湯某停了幾秒鐘,嘆了口氣說:孩子患了先天性心臟病,被凍結的6萬元存款,正是他東拼西湊準備給孩子做手術的救命錢。面對這種情況,鄭淑梅沒有急于結案,而是費盡周折聯系到了在濰坊打工的借款人,并先后六次趕到濰坊找到范某做工作。她苦口婆心地說“你和老湯認識那么多年了,他兒子的情況你也不是不知道,都是為人父母的,就為了躲這些債耽誤了給孩子治病,你的心里過意得去嗎?”最終在其親屬的幫助下,范某湊足了錢償還了借款。當鄭淑梅去給湯某送達解封裁定時,剛從地里干活回來的他,不住地搓著手上的泥土,淚水在眼眶里打轉,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案結情不了,幫難解困傳遞司法溫暖
法院是為人民排憂解難的地方,法官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真正地把人民群眾放在心里。作為一名法官,應該有這樣這種意識:司法為民暖,常思魚水情。坐臥行動心系百姓,時時刻刻讓老百姓感受到司法的溫情與關懷。走出法庭,鄭淑梅是個內心柔軟的人,她愿意向那些苦難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傳播司法正能量。這兩年,她審理了不少的交通事故案,也目睹了許多因意外傷害而造成的家庭悲劇和苦難,每次看到那些家長和孩子們無助的目光,她都無法坐視不管。
案件當事人小亮亮是個容貌清秀,虎頭虎腦的孩子,非常招人疼愛,但不幸卻一直籠罩著他。襁褓之中父母離異,母親遠走他鄉,一場夢魘般的車禍奪去了小亮亮爸爸和奶奶的生命,也讓小亮亮永遠地失去了左腿。更令人心痛的是,這個原本天真無邪的孩子,因為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刺激,不肯再開口說話。而肇事車僅僅投保了交強險,一百多萬的訴訟標的額,卻只有交強險12萬元實際賠償到位。十二萬元,對這個可憐的孩子以后的生活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于是鄭淑梅請示領導依據法律規定讓其免交了15000元多元的訴訟費。
失去了爸爸和奶奶的小亮亮,孤苦無依,被送到了孤兒院。鄭淑梅找到了他剛剛結婚的叔叔,想勸說他來照顧小亮亮以后的生活。可等她見到這個家里唯一的頂梁柱時,心中一涼,這個二十三歲的小伙,被生活的苦難磨去了青春活力,狼狽又茫然。新婚妻子剛剛懷孕,還要照顧精神失常的父親,實在是沒有能力再收養一個殘疾的孩子。
鄭淑梅沒有放棄希望。她先協調縣殘聯給小亮亮辦理了殘疾證,這樣孩子每月也能有點生活來源,又給孩子申請了12000元的司法救助基金。她又再三給他的叔叔嬸嬸做思想工作。終于一天,鄭淑梅接到了孩子叔叔的電話:“鄭庭長,我們把孩子從孤兒院接回來了,你一個和孩子無親無故的人都能為孩子想這么多、做這么多,我是孩子的叔叔,再苦再累我們也一定給他養大養好,你放心吧!”聽到這,鄭淑梅不禁掉下了眼淚。
鄭淑梅說過,法官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只有心正方能實現公正,執法辦案過程中容不得半點私心。它既需要一往無前的勇氣,也需要和煦如春風的溫暖。她將繼續踐行“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做到勇于擔當、公心辦案、心正如山、守護正義。
責任編輯:李曉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