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公婆、伺候丈夫20多年


趙秀芝,女,1966年5月7日出生,山東金鄉人,現為金鄉縣人民法院審監庭庭長。
在家庭里,對身患重病的丈夫不離不棄,堅持治療,并一手將女兒帶大;如今又無怨無悔的照顧起癱瘓在床失去自理能力的婆婆。在工作上,兢兢業業,收獲了一個又一個榮譽。她勇敢面對生活的艱難曲折,用樂觀、自信的態度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二十多年如一日 無怨無悔照顧患病丈夫
1995年,女兒剛滿3個月時,丈夫被查出患有慢性腎衰竭,為給丈夫治病,她陪著丈夫天南海北到處求醫問藥。20多年間,她白天上班努力工作,晚上煎藥熬湯為丈夫治病,兼顧輔導孩子做好功課。在她多年如一日的細心照顧下,重病的丈夫又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了優異成績。2011年底,因連續幾天參與協助做好所包村的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而累倒的丈夫,又被查出轉成尿毒癥,必須透析或者換腎治療。災難又一次降臨到這個家庭,這對于一個因丈夫多年患病而貧困的普通工薪家庭無疑是個晴天霹靂。面對困難,趙秀芝并沒有柔弱哭泣,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和丈夫相互鼓勵、相互安慰、積極治療。經過近兩年的努力,也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丈夫已成功進行了腎移植。如今,丈夫已恢復健康并重返工作崗位。丈夫李寶峰也多次獲得省、市、縣、局級嘉獎和表彰,并在2012年獲得“濟寧好人”榮譽稱號。
孝順公婆勝過親生女兒 公公要為她掛錦旗
趙秀芝的公婆已經80多歲高齡,行動不便,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的婆婆又患上老年癡呆癥,癱瘓在床。為讓二老過上一個幸福的晚年,趙秀芝想把公婆從農村接到身邊照顧,沒想到卻遭到丈夫的極力反對。丈夫說:“你照顧我20多年,如今我情況剛好些,孩子也上大學了,你也年近五十,身體大不如從前,單位工作又繁重,照顧老人的事就交給姐妹們去做吧!”趙秀芝卻說:“只有把老人接到咱們身邊我心里才踏實,咱娘為這個家也吃了很多苦,孝不等人,我們要珍惜和老人在一起的每一天。我能把你的病治好,也一定能把娘的身體調理好。”公公堅決反對去城里,含淚說:“你娘都這樣了,不能再連累你了。”趙秀芝卻笑著說:“孝敬你們是本份,有個完整的家,大家和和睦睦生活在一起比什么都好,我心里高興,從來沒感覺到苦。”就這樣趙秀芝帶著公公和婆婆來到城里。
為避免身體還在恢復期的丈夫受累,自己甘愿把照顧公婆的任務全部承擔下來。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做飯,然后給婆婆換上干凈的衣服和被褥,再一件件清洗干凈,接著給老人吃藥、打針(胰島素)、喂飯,照顧好婆婆后有時顧不上吃飯就匆匆忙忙去上班;中午下班回來利用更緊張的時間,再將早晨所做的家務重復一遍;晚上時間寬松些,下班到家做完做飯、吃藥、打針、喂飯、換洗衣服被褥等一套“常規動作”后,再陪著婆婆說會話,或給她讀《故事會》,同時給婆婆做一次舒服的全身按摩。雖然婆婆神智不清,幾乎什么都聽不懂,但趙秀芝卻一直堅持著,期待能延緩婆婆“老年癡呆癥”的發展。等婆婆睡下,她再拖著疲憊的身體收拾家務……
4年了,趙秀芝就這樣每天無怨無悔的堅持著。雖然老人大小便都在床上,但老人房間、床上、身上保持的干干凈凈,沒有一點異樣的氣味;癱瘓在床的老人從沒出現過一點褥瘡,并且身體機體狀態保持良好。婆婆病情發作時情緒行為狂躁,趙秀芝多次被婆婆罵過、抓傷過,丈夫和公公都很難為情,過意不去,勸她離遠點,她說娘越是發病時越要安撫她幫助她,她還經常指導姊妹們如何更好地照顧婆婆。
趙秀芝多年如一日的孝老行為,感動了全家人。今年春節,80多歲的公公當著前來探親子女們說:“在孝敬你娘這方面秀芝給你們做了一個好榜樣,想著別的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感謝她,我決定給俺秀芝掛個錦旗。”眾姊妹也都齊聲贊同,共同商量著如何寫好錦旗的內容,被一旁的趙秀芝堅決制止了,她說:“孝順老人是我們每個人的本份,我做的還不夠,再說哪有自己一家人給自己掛錦旗的道理!一家人不用這么見外。”在她的一再堅持下,公公和幾個姊妹才作罷。
工作中恪盡職守 踏實勤勉
自1987年參加工作以來,趙秀芝歷任金鄉縣人民法院科員、辦公室辦事員、副主任,監察室主任兼民三庭副庭長、審監庭庭長等職,同時一直兼任院婦委會主任之職。不論崗位如何改變,她都兢兢業業、努力工作、恪盡職守,在家庭負擔較重的情況下,仍然較好地完成本職工作及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多年倆,她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榮獲縣委縣政府嘉獎、榮獲金鄉縣“先進婦女工作者”、濟寧市“和諧家庭”、濟寧市“巾幗崗位明星”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