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女孩籌建愛心書屋 5年資助12名貧困學童

“別人幫我了,我也想幫幫別人”,這是呂紅玲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她也正是用自己的行動一步步踐行著這句話。
“從記事起,我就每天都生活在疼痛中,有時晚上會疼得哭醒。”幼年時期的紅玲就已經飽受病痛的折磨,由于腰椎和尾椎骨疼痛難忍,上身無法直立,基本上都是被父母抱著或者背著才能行走。8歲那年,父母帶她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為先天性脊柱側后凸,但由于家庭貧困,一直沒有進行治療。當時學校離家有18里路,又沒有校車,紅玲因身體原因也無法騎自行車,上學對她來說漸漸變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夢想,五年級那年,呂紅玲便輟學在家了。
由于病情的折磨,再加上學歷不高,步入社會之后,紅玲的求職之路異常艱難。直到2010年,她遇到了現在的老板——張毅,萊蕪盛彩華業廣告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老板。張毅了解到紅玲的處境后,把她安排到自己的公司工作,并安排其他員工教給紅玲使用平面設計軟件,紅玲很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勤奮好學,很快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自此之后,每個月才有了穩定的收入。
因為得到過他人的幫助,紅玲對來自社會各界的正能量有很深的感觸,決定幫助那些和她一樣需要社會關愛的孩子。2010年,工作剛剛穩定下來的紅玲就開始著手資助貧困兒童。深入走訪多個貧困地區,將需要得到幫助的孩子情況一一登記。漸漸地,登記的孩子人數越來越多,僅憑她一個人的能力遠遠不夠,于是紅玲開始通過網絡聯系社會上的好心人,然后通過自己與山區孩子們結成幫扶對子,5年來,已經結成40多對,單是紅玲自己獨立資助的孩子也已經達到12個。
萊蕪市雪野旅游區大王莊鎮照咀村15歲女孩溫建妹7歲時得了糖尿病,父母為她治病辛苦操勞,家庭極度貧困。為了省錢給孩子治病,家里連買張床的錢都舍不得出,孩子睡床上,夫妻倆卻只能睡在冰冷的地上。了解到這一情況的呂紅玲通過多方聯系,找到萊蕪市“郵政儲蓄銀行柳家店支行”幫助溫建妹一家解決了床褥問題,還送上1000元愛心資助款,行里的員工們也主動承擔了資助建妹上學的資金問題。但是,建妹每天還需要打四針胰島素,身體素質很差,經常請假。每每與紅玲聊天,建妹都會提到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正常的小朋友一樣快快樂樂上學,眼神中的堅毅令人動容。她四處打聽,了解到有一種胰島素泵可以根據人的生長原理注入人體所需要的胰島素,可以讓孩子安心上學。于是現階段,呂紅玲又在四處聯系、奔走,希望有愛心企業可以幫助小建妹渡過難關。
目前紅玲每月工資2000多元,每年要拿出4000多元用來資助貧困兒童。為了讓貧困地區的孩子都能夠有書看,2015年,呂紅玲決定成立一個自己的“愛心書屋”,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愛心公益組織和好心人的支持,一些愛心人士自發提供書櫥、書籍等,在這些力量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11月6日,“紅領巾愛心書屋”成立了。看到夢想成真,紅玲很欣慰,她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書屋能夠建在萊蕪每個偏遠山區,讓大山里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夠有書看。
“其實很多事情都不只是我的功勞,那些愿意和我一起去幫助 需要幫助人,他們才是大愛之人,他們有的只是在默默付出、全力援助,才讓那么多人得到幫助,感恩生命中有你們,感恩世間有大愛。”談起自己做的一切,紅玲很淡然。她說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更多人渡過難關,過上更好的生活。
她的事跡被報道后,萊蕪市民紛紛點贊,在紅玲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光是笑對生活的勇敢和堅毅,更多的是一種懂得感恩,樂于奉獻的社會擔當!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