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支書”
“十年磨一劍”。10年來,徐榮峰把一個各方面都比較落后的村帶進了全鎮綜合排名前十的先進村,年年都被評為全鎮黨支部工作、有機蔬菜種植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先進單位。2014年,他又帶領全村人建成了“夕陽紅”老年公寓,實現了高莊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夢想,把孝親敬老的好傳統深深根植在了每個人的心里。他個人多次被評為優秀支部書記、“興邊模范”,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孝順支書”。

徐榮峰,男,50歲,生于1966年,邊院鎮高莊村支部書記。
“十年磨一劍”。10年來,徐榮峰把一個各方面都比較落后的村帶進了全鎮綜合排名前十的先進村,年年都被評為全鎮黨支部工作、有機蔬菜種植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先進單位。2014年,他又帶領全村人建成了“夕陽紅”老年公寓,實現了高莊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夢想,把孝親敬老的好傳統深深根植在了每個人的心里。他個人多次被評為優秀支部書記、“興邊模范”,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孝順支書”。
像對待孩子一樣關愛老人
徐榮峰是十里八鄉遠近聞名的大孝子。他的老母親今年80多歲了,雙目失明,不怎么下地活動。雖然什么也看不見,但是老太太的精神非常好,一聽著去了串門的就趕緊招呼著坐。鄰居都說徐榮峰把他娘當小孩一樣養著,天天哄得樂滋滋的。徐榮峰還有個弟弟,但是他怕弟弟工作忙,慢待了老太太,干脆自己承擔了照顧老太太的一切。一日三餐,吃喝拉撒全部擔在自己身上。隔上幾天,他就變著花樣哄老太太高興。母親節的時候,他買雙襪子,親自給穿上;周末了,他買條魚,親自下廚做;沒事了,就拉著老太太的手嘮會兒嗑,說說村里的事。但是,自從干上村支書,徐榮峰不像原來那么孝順自己的親娘了,原來他把更多的時間勻給了全村的老人。
全村518戶,常住1610人,60歲以上的老人246人,其中獨居老人56人。這些老人都住在哪里,具體什么情況,徐榮峰都摸得門兒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10年來,他把村里的獨居老人當親爹親娘一般照料,買米買油之類需要體力的家務活,全部包了;外出看病、走親戚,他開車當免費司機;逢年過節噓寒問暖,陪著一起吃飯、聊天;天熱了,他就組織免費給這些老人洗澡;天冷了,就挨家挨戶送煤炭送衣服;誰過生日了,他就帶著小禮品上門祝壽;村里還出資為每一位孤寡老人都買上了銀齡安康保險。
高富國,是村里一位常年流浪乞討在外人員。2010年在乞討時出了意外車禍,當派出所聯系到高莊村時,徐榮峰毫不猶豫就把他接了回來。由于傷勢嚴重,高富國不能再下地,再加上常年在外流浪精神上有些恍惚,徐榮峰就承擔起了他的照顧任務。有人看不下去就問徐榮峰,“一個要飯的還是神經病,你天天這樣伺候他,圖么?”徐榮峰微微一笑:“人都有老的時候,他自己一個人,總得有人管他吧”。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日三餐、吃喝拉撒,每天一睜眼,徐榮峰就想著過去看看他,一到飯點就得趕緊去送飯。這一伺候就是三年,徐榮峰愣是把一個跟自己毫不相關的流浪漢養得白白胖胖,直到他天年。“臨走”的時候,高富國緊緊攥著徐榮峰的手不松,眼前的這個人讓他真正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村里的一位李大爺也是獨居,脾氣不好,生了病不配合醫生治療,但只要徐榮峰來到跟前,他就變得很乖,見人就說:“徐支書就是我的親兒子,我就聽他的。”
廢池塘變“幸福院”
2013年發生的一件事對徐榮峰觸動很大。有一陣子忙于舊村改造的各項工作,對村里的孤寡老人走訪得不及時。當他推開王大娘的門時,眼前的一切讓他悔恨不已。原來的兩間房子,由于近幾天的下雨,塌了小半間,屋里一片狼藉。王大娘也因為受風感冒發燒好幾天了,自己也不知道吃什么藥,想著躺兩天就熬過去了,但是卻越來越嚴重。幸虧他走訪及時發現,要不后果不堪設想。想到全村五十多位獨居老人,徐榮峰越想越害怕,很快他就拿主意要在村里建設高標準的養老公寓,把這些老人集中起來好照顧。
但是建設公寓的難題卻實實在在擺在了眼前,首先是建設的地方問題,經過整體規劃,全村沒有合適的地方建養老公寓了。徐榮峰圍著村子轉了三圈,當機拍板把一處廢棄的池塘填平建設。很快就有人提意見說,這樣的項目不僅投入大而且也沒有收益,村里也沒閑錢,費力不討好。這句話不是沒道理,高莊村位于邊院鎮的東北,處于肥城市和岱岳區的搭界處,原來的村集體別說沒有收入,甚至連個基本辦公的地方也沒有。徐榮峰上任后大力發展有機蔬菜種植,這才給村集體帶來了一點結余。但是,面對冷言冷語,徐榮峰這次真有點著急了,他立即組織了群眾代表會,情真意切地給大家做工作,他說:“人不能掉在錢眼里,如果連最起碼的孝親敬老都做不到,那就沒有了立世的根本,也沒有了再發展的可能。”經過全體投票,建設養老公寓的想法終于要付諸實際了。
剩下最大的也是最難的難題——建設資金也就擺在了桌面上。建設養老公寓大約需要160萬,經過積極爭取,爭取到上級建設補助60萬的扶持資金,徐榮峰又積極向愛心人士募集了40多萬。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這些資金一時不能立即到位,沒錢也得建!下了決心的徐榮峰把自己的宅基地作了抵押,貸出款項立即開工建設。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夕陽紅”養老公寓正式投入使用。村里的孤寡老人以及符合條件的老人全部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公寓養老房。在這里,老人們吃得好、喝得好、睡得香。徐榮峰還帶著黨支部一班人建起了文化廣場、標準化衛生室,維修綠化了村里的道路,豎起了路燈,升級了自來水凈水站,改造了箱電變壓器,不僅提高了老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全村人的生活質量。
高大爺是村里的老五保戶,原來住得房子破破爛爛,由于腦血栓引發偏癱,老人幾乎到了垂死邊緣。“夕陽紅”養老公寓建成后,徐榮峰帶著一班人先把他接進了公寓。并且村里出錢為他治病,經過幾個月的精心治療,老人奇跡般的恢復,連手里的拐棍都扔了,整個人像換了個人一樣。他高興地說,“村里救了我的命,我不能知恩不報。”目前,他主動承擔了村里主要道路的衛生打掃工作,整天忙個不停。
劉永龍是本鎮岔河店的村民,目前也住在高莊村“夕陽紅”養老公寓。劉永龍家里有4個孩子,但是由于都在外地工作,不能很好地照顧自己。聽說高莊村“夕陽紅”養老公寓不錯,就毅然搬了進來。“在這里比在家里還好,飯食天天變花樣,衣服也有人給洗,一年還兩次給檢查身體,還有這么多拉呱的,幸福著哩!”劉永龍見人就夸獎養老公寓的好。
現在一到飯點,徐榮峰的邀約就不斷,這是因為村部和養老公寓就在一個院里,一到飯點,老人們就喊:“看看榮峰吃了嗎,叫他來吃飯!”雖然現在到過年過節的時候,仍有不少人來徐榮峰家要因為建老年公寓產生的借貸賬,但是徐榮峰始終覺得:孤寡老人是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曾經為社會盡了心盡了力,飽經人世滄桑,作為村支書有責任讓他們感受集體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愛!把錢花在他們身上,值!
把孝親敬老做成高莊村的亮麗名片
2014年,肥城市市長常緒擴在走訪了高莊村的“夕陽紅”養老公寓后,感慨萬千:想不到在這么偏遠的一個村莊,竟然有這么高標準的養老公寓,了不起!泰安市民政局、肥城市民政局都對高莊村的養老模式大加贊賞,號召都向高莊村學習。
只有孝敬父母的兒子,才能生出有德行的孫子。這是徐榮峰多年堅持的樸素又真摯的道理。受他的感染,在市里上班的兒子兒媳,都對慈善事業非常熱心,每次單位慈善捐款,兩人都榜上有名,一到周末的時候,兩人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對孤寡老人走訪慰問。為了能把孝親愛老的優良傳統繼續傳遞下去,讓孝親愛老成為高莊村的亮麗名片,近年,徐榮峰又陸陸續續拿出自己每月的工資,設立了“高莊村孝親敬老基金”,每年評選表彰“文明家庭”“十大孝星”“好婆婆”“好媳婦”。幾年來,村里已評選表彰“文明家庭”“十大孝星”“好婆婆”“好媳婦”20余戶(人)。
村里一位王姓的青年,中專畢業后就賦閑在家,平時游手好閑,不僅不掙錢孝順老人,還動不動就向父母要錢花。徐榮峰知道后,多次跟這個青年做工作。2013年,青年的父親突發腦溢血住院,面對住院費,青年傻眼了。知道情況后,徐榮峰立即墊付了相關費用,這個青年感激萬分。現在在市里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每到周末就回家看望父母。他的父母也逢人就夸: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虧了徐支書!
常言道“為國盡忠,在家盡孝。”徐榮峰不僅自己用真情真愛把中華民族的孝道演繹得淋漓盡致,還把孝親敬老做成了高莊村的亮麗名片,他確實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責任編輯: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