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如意在遺體整容室整理化具

辛如意正和同事忙著插鮮花
辛如意,女,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出生于1982年6月15日。2003年回到家鄉聊城參加工作,目前是聊城市殯葬管理處的唯一的高級遺體整容師。先后榮獲“全市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全市民政系統先進個人”、“市最美民政人”、“市第五屆道德模范——敬業奉獻道德模范”、“全國殯葬工作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
無悔的抉擇
最初了解這個職業是1999年,辛如意不顧家人的反對考入濟南大學民政學院,報考的專業就是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在上學期間,父母幾次和辛如意商量換專業,說這個專業以后會遇到很多麻煩,比如交朋友、談對象……但是最終辛如意還是說服了他們,堅持了自己的選擇。雖有一萬個不樂意,但父母扔然尊重了女兒的選擇,默默地接受下來。
2003年,辛如意被正式分配到聊城市殯葬管理處工作。辛如意回憶: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遺體時,自己害怕到竟然想逃跑,全身的所有器官都變得非常敏感。工作時,遺體散發出來的那種氣味讓人難以忍受,即使戴著兩層口罩,依然可以聞到,讓人感到時時想作嘔。我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告訴自己要堅強,既然選擇了這個專業,我就一定要好好做這項工作。最后戰勝了自己,堅持到了最后。如今,辛如意可以平靜的對待任何遺體,在她眼中他們并沒有死亡,而僅僅是睡去。
辛如意介紹,遺體整容室師不僅僅要承受心理的壓力,還有一定的危險性。因為疾病死亡是最常見的,如果是非傳染性疾病還好一些,一旦遇上傳染性疾病的逝者,即使你做了自認為很安全的保護措施,也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因為在為逝者化妝時,為了獲得最好的妝容效果,常常得離遺體非常近,有時甚至臉和臉的距離只有10幾厘米。還有一些非正常死亡的逝者,遺體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大多數都慘目忍睹。一般來說,給一個正常的逝者化妝需要大概30分鐘的時間,而為非正常的逝者整容則花費的時間要1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
“既然做出了選擇,就要明白工作的意義,就要把工作做好!毙寥缫庹f。
逝者亦有尊嚴
“讓他們更自然,更安詳,更有尊嚴的離開,是我對自己的基本要求!睂τ谛寥缫舛,死者有死者的尊嚴,而自己有責任將這種生命的尊嚴展現出來。
2003年剛參加工作時候,殯儀管理處的設施還比較落后,辛如意的整容室里沒有專門的燈光,整容工作都是在日間完成。一天傍晚,辛如意正要下班,殯儀館里運來了一具遺體,死者是被謀殺的,頭與軀干都分離了,由于發現較晚,遺體上都是蛆蟲,家屬急切的要求為死者整容。辛如意看著家屬迫切的眼神,答應了下來。她讓同事幫忙找來一臺落地燈,小心翼翼地為遺體清除蛆蟲、慢慢縫合傷口,細心清洗遺體,給面容化妝。
整容歷時一個多小時,辛如意自覺滿意,便讓家屬查看,沒想到家屬突然撲通一聲給辛如意跪下磕頭,感激她還死者最后的尊嚴。辛如意趕緊攙扶,心里也被感動,更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僅僅在于遺體整容表面,更是心靈的工作,來撫慰社會的創傷。
每當悲傷的家屬們看到親人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而且非常慈祥的躺在他們面前時,他們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對辛如意是特別的感激。此時此刻在辛如意心里感覺到為逝者化妝,讓他們從容的離去,這是對生命最高的尊重,也是對逝者家屬最大的撫慰。隨著時間的流逝,辛如意越來越喜歡這項工作,在她眼里這是神圣而光榮的工作。
職業即是信仰
從畢業到現在,辛如意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工作了十二年。十二年間,聊城市殯儀管理處的變化極大,簡陋的幾件瓦房,到現在寬敞明亮的辦事大廳、莊嚴肅穆的禮廳;從簡單直接的服務態度,到現在“零差錯”、“零事故”的服務承諾;從循環使用的塑料花,到現在的芬芳溫馨鮮花......硬件、軟件的全方位改善,讓我市的殯葬服務水平大大提升,辛如意和同事們的工作環境也得到了改善。
同時在這十二年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殯葬意識得到了提升,殯葬工作者們也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接受。辛如意明顯感覺到人們對她態度的轉變,“冷眼”少了,也不會像以前一樣“避而遠之”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再驚訝、害怕和厭惡,而是尊重。
為了提高業務技能,辛如意利用課余時間繼續鉆研深造,考取了高級遺體整容師;通過學習研究,將以前的粉彩化具改為油彩畫具,有效解決了凍尸脫妝的難題,增加了容貌的光澤。目前,辛如意最大的心愿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通過不斷地努力學習,用雙手為更多的逝者去服務,讓他們都能以更安詳、更自然的姿態離開這個世界。
在這十二年里,辛如意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逝者,聊城絕大多數遺體整容都出自她手,粗略估計已經五萬有余。每當家屬為了感謝贈送她紅包,她總會婉言拒絕,恪守著自己做人的原則。當人們開始思索如何重拾信仰的時候,辛如意已經將青春奉獻給了喪葬事業,在她看來,將這項普通而又神圣的工作做好就是最樸素的信仰。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