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燕,女,威海市文登區秀嘉鞋城總經理。十幾年來,田燕始終恪守誠實守信的經營準則,始終堅守致富不忘回報社會的經營觀念,關心弱勢群體,熱心公益活動。
1997年10月,擔任文登明珠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田燕下崗了,沒了"鐵飯碗",曾讓她感到迷茫。經過短暫調整,田燕東挪西借15萬元,租下東方商廈200平方米柜臺,創辦佳信鞋城,帶領12名下崗姐妹再創業。
創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資金成為田燕創業初期的"短板",于是她既當老板、又當伙計。"為省下養車費用,我經常和其他攤主一起租車進貨。南下上海、廣州,北上大連、哈爾濱,風里來雨里去,經常擔驚受怕。"創業的艱辛至今讓田燕感慨萬千。
1999年冬天的一個晚上,田燕進貨返回途中,由于司機不熟悉路況,貨車栽到路邊的溝里,幸虧人員平安無事。但可怕的是一名路人很快召集來幾個人,準備伺機搶劫貨物。田燕急中生智,壯著膽子對著手機大聲喊道:"110嗎?你們快到了吧!"聽到"110",這幾個人才收住腳步,悻悻離去。"一車貨10多萬元,萬一被搶了,損失就太大了。"田燕說。
田燕坦言,"誠信經營"是她贏得市場和消費者的制勝法寶。2000年,青島某鞋廠突然倒閉,許多經銷商趁機賴賬,但田燕沒有落井下石,她把賣出的10多萬元貨款和剩余的貨物全部退還廠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昧著良心做生意,什么買賣也長久不了。"田燕這樣認為。后來青島某鞋廠進行改制,變代銷模式為現金進貨,唯獨佳信鞋城例外,成為該企業唯一的"代銷商"。他們的理由很簡單:田燕是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有了良好的口碑,佳信鞋城聲名遠播,在青島、濟南等地鞋帽批發市場進貨都不用現金,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田燕創業初期資金短缺的難題,奠定了佳信鞋城的發展基礎。2005年,佳信鞋城更名為秀嘉鞋城。
2008年底,田燕與他人一起籌資買下文景大廈近萬平方米的商鋪,成立了秀嘉服飾廣場,小賣場變成了大商場,但田燕誠信經營的理念絲毫未變,堅持采購價格適中、結實耐穿的鞋子,凡在她這里買鞋的消費者不僅能享受廠家三包政策,還能得到"凡出現開膠、開線等問題,憑購物票免費維修"的商場承諾。據介紹,商場每年會拿出5萬多元對賣出的鞋子進行免費維修、更換。有人勸田燕沒必要這樣做。可她卻認為這筆錢花得值。正是憑著這股誠實勁兒和貼心服務,田燕為秀嘉鞋城贏來了更多消費者,并成為文登最大的鞋類經銷商。
經營規模擴大了,需要招聘很多員工。秀嘉鞋城招聘員工時會優先考慮下崗女工。丁麗現在是秀嘉鞋城一攤位的店長,可幾年前她是一名沒學歷、沒技術、沒銷售經驗的下崗女工。"我能有今天的發展,離不開秀嘉鞋城的幫助。"丁麗如是說。十幾年來,田燕先后幫助200多名下崗女工實現再就業。
近年來,為激發企業活力,田燕大力倡樹"讓員工快樂、讓員工家庭幸福"的經營理念,引入"快樂PK"機制,讓員工在快樂中體驗競爭,在競爭中感受快樂。除了為銷售冠軍、服務明星等發放獎金外,田燕還安排她們到昆崳山、南海新區、青島、泰山等地參觀旅游,定期開展技能培訓、組織文體活動,活躍員工生活,增強企業凝聚力。目前,田燕已擁有秀嘉服飾廣場和秀嘉鞋城旗艦總店、藝達店、東方店三家連鎖賣場。
從下崗到創辦商場,經歷坎坷的田燕更懂得如何去幫助他人。員工小張的父母因身體原因無法干重體力活,靠撿廢品掙點零花錢,田燕經常去探望他們,每次都會給老人帶點錢,送些生活用品。據介紹,只要哪位員工或其家人有困難,田燕就會伸出援手,每年用于資助職工及其家屬的都是一筆不小開支。同時,田燕還常年資助貧困學生和災區學生,先后向災區、慈善總會、貧困村捐款捐物價值近20萬元。田燕也榮獲了"省三八紅旗手"、"省文明誠信個體工商戶"、"富民興魯五一勞動獎章"、"威海市下崗再創業十大標兵"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