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的腎換今生相守
有一種感情叫做患難與共,有一種感情叫做不拋棄不放棄。在肥城市高新區穆莊社區傳頌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丈夫身患尿毒癥,妻子挺身而出為夫捐腎,將丈夫從生死邊緣拉了回來,用愛為丈夫撐起生命。

王建霞,女,44歲,1971年6月出生,肥城市高新區穆莊社區居民。
有一種感情叫做患難與共,有一種感情叫做不拋棄不放棄。在肥城市高新區穆莊社區傳頌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丈夫身患尿毒癥,妻子挺身而出為夫捐腎,將丈夫從生死邊緣拉了回來,用愛為丈夫撐起生命。
天有不測風云 丈夫突患尿毒癥
王建霞原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丈夫武安江是一名貨物運輸員,收入不錯,兩個女兒已成家立業,2010年夫妻倆還搬進了社區的新房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其樂融融。天有不測風云,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這個家的沉靜。2011年底的一天,武安江下班回家,突然感到四肢無力,臉色蒼白,疼痛難忍。發現丈夫的不對勁,王建霞便陪同丈夫到醫院檢查。拿到體檢報告后,王建霞傻了眼,她被醫生告知武安江患了尿毒癥,必須住院接受治療。晴天霹靂的消息讓她不敢相信,好端端的丈夫會患上尿毒癥,“丈夫是家里的頂梁柱,他這一病倒,我感覺天就要塌了。”王建霞低著頭抽泣著告訴記者。為了不給丈夫造成心理壓力,王建霞和兩個女兒一直瞞著沒敢告訴他,只說是腎炎,需要住院調養一段時間。就這樣,一家人開始了慢慢救治路。
丈夫病情加重 王建霞捐腎救夫
2014年6月,武安江病情加重,全身浮腫,嘔吐不止。7月,在王建霞的堅持下,武安江入住濟南市千佛山醫院。醫生告知王建霞,病人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腎移植,但需要找到相匹配的腎源,而且腎源很難尋找,有可能要等三四年。看著丈夫日益加重的病情,王建霞意識到如果再拖下去,丈夫的命很可能就保不住了。面對丈夫的生死抉擇,王建霞決定捐腎救夫。在瞞著家人的前提下,她獨自一人去做了配型檢查。幾天后,結果出來了,醫生告知,配型成功,兩個人可以進行換腎手術。“當聽到這個消息時我高興壞了,覺得丈夫有希望了,滿腦子就想著快點把我的腎給他,讓他快點好起來。最讓人欣慰的我們倆的配型居然是10萬分之一的概率,簡直就是奇跡,所以我非常珍惜這個機會。”王建霞說。配型成功后,她將這個大膽的決定告知了家人,不料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年邁的父親擔心女兒將腎捐給丈夫后,身體狀況可能也會出現問題,猶豫不決。眼看父親就要被病魔奪走,王建霞的兩個女兒也勇敢地站出來堅持給爸爸捐腎,王建霞強硬地拒絕了女兒們的請求。“既然符合條件,我就一定要捐腎救丈夫保住這個家,只要丈夫能健康地活著,自己遭點罪算不了什么。”在王建霞義無反顧的堅持下,家人只得同意了。
換腎手術成功 二人共續夫妻情
在做換腎手術的前幾天,醫生告訴武安江需要換腎,他說自己腎炎咋還換腎,醫生這才告訴了他的病情。當得知妻子要將自己的腎捐獻給自己時,武安江更加崩潰,他決定放棄治療,更不想拖累妻子。“醫生說,我們的配型成功概率是十萬分之一,我們的夫妻緣分來之不易,你就是不要我也要塞給你,我還想和你繼續相守下去呢。”妻子的勸慰終于感動丈夫。2014年7月24日,王建霞和武安江夫妻倆進行換腎手術。“常言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可我娶了個好媳婦,大難臨頭她沒拋下我,還冒著生命危險來救我,我一輩子也感激不盡啊!”武安東告訴記者。如今,王建霞的一只腎已經成功移植到了武安江體內,不過,武安江還面臨著術后肺部感染的風險。據王建霞介紹,去年10月1日,武安江因肺部感染再次住院,兩年的醫藥、手術治療已經掏空了這個家的所有積蓄,并且欠下50萬元的巨額外債。如今,夫妻倆都沒有工作,武安江靠著向親朋好友借來的錢維持生命。
責任編輯:王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