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誠實守信良好家風
2015年03月04日 17:20來源:大眾網(wǎng)
在汶上縣郭樓鎮(zhèn)鄭村有一位叫何秀芹的老人,她年近七旬,卻仍是一家六口人的頂梁柱;她一生清貧, 卻仍堅守著誠實守信、樂善好施的為人之道。




何秀芹,女,1949年9月8日生人,汶上縣郭樓鎮(zhèn)鄭村村民。在汶上縣郭樓鎮(zhèn)鄭村有一位叫何秀芹的老人,她年近七旬,卻仍是一家六口人的頂梁柱;她一生清貧, 卻仍堅守著誠實守信、樂善好施的為人之道。
這些年何秀芹老人過的實在不容易:丈夫鄭遵華雖然當了二十多年的村會計,但是,這個"官"不但沒有讓全家過上好日子,還為老百姓搭了不少的東西,如今視網(wǎng)膜脫落,雙目幾近失明;唯一的兒子幾年前從單位下崗,因為患有嚴重的腰間盤突出,只能和兒媳在城里擺地攤,維持生計;六歲的孫子兩年前又患上了"血友病",每年需要幾萬的醫(yī)療費用。這樣,何秀芹不但擔負著侍候丈夫、撫養(yǎng)孫子的重任,還得想辦法掙錢為丈夫和孫子治病。
盡管時運不齊、命途多舛,但她卻言傳身教,秉持著"誠實守信"的良好家風。
2014年11月13日下午14時許,何秀芹帶著孫子鄭思龍去鎮(zhèn)中心幼兒園上學,在穿過鎮(zhèn)中心商業(yè)街時,小思龍突然驚呼了一聲"奶奶,哪里有個包",專心騎著車的老人順著孫子的手指望去,果然有一個女士的背包丟在路邊上。老人減慢了車速,沒等車子停穩(wěn),小思龍就從車上跳下,飛快地跑過去,將背包撿了起來,轉(zhuǎn)身交到了奶奶的手里。打開著沉甸甸的背包,里面厚厚的一疊現(xiàn)金和手機、銀行卡等物品頓時讓祖孫兩人驚呆了。
怎么辦?她在想,一時沒有主意。
"奶奶,咱交給老師吧",孫子說。
"對,是孫子先看到的,要讓孫子親手交給失主"一句話讓她恍然大悟。
祖孫很快來到了學校,并在老師的幫助下,找到了郭樓鎮(zhèn)大古村的失主王愛蓮。經(jīng)過清點,里面有2680元現(xiàn)金,兩部手機、一條金項鏈、一副金耳環(huán),另外還有身份證、銀行卡等物品,價值近10000元。
"小龍,這個包是您這個阿姨的,你把它給她吧!"在校長辦公室里,何秀芹老人把包交個小思龍,然后小思龍把包交到了失主王愛蓮的手里。
看到失而復得的物品,王愛蓮激動不已,抱起小思龍親了臉頰兩下,然后拿出一疊現(xiàn)金塞到了小思龍的手里,一旁的何秀芹老人趕忙從思龍的手里接過錢,又塞到了王愛蓮的手里。就這樣,雙方推讓了好幾個回合,最終,年輕的王愛蓮沒有"扭過"年長的何秀芹老人,還是把拿出的現(xiàn)金收了回去。
在鄭村,何秀芹是全村有名的熱心人,還是全村有名的軟心人,2014年,在對困難群眾進行調(diào)查摸底時,村干部讓她申請困難救助,她卻讓村干部先把幾個更困難的群眾報了上去,自己卻沒有申報。
誠實守信、與人為善,這是何秀芹老人的真實寫照,也是這個家庭的良好家風。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