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真心為孤兒,愛心傾注孤殘兒童養育。安增莉同志自1993年從事兒童福利工作以來,根據工作需要服從領導安排,在福利院兒童部成為一名護理員。兒童部是福利院一個比較特殊的部門,主要是護理幫助那些剛入院的棄嬰,這些孩子很多都是從車站、大街小巷和垃圾堆里撿來的,她們大多數患有各種疾病,有的甚至患有傳染病和不治之癥,經過安增莉同志一段時間的護理幫助,很多孩子從身體到心理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她始終堅持"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為了孩子"的服務宗旨,以關心、關愛孤殘兒童成長為己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始終堅持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臟活累活搶先干,始終工作在一線,帶領兒童部的護理員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兒童福利院現在共有72名棄嬰和殘疾兒童,所以這些孩子的醫療康復工作是她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來,先后在各大醫院為30多名殘疾孩子做了先天性心臟病、唇腭裂、脊柱裂、假肢、先天性內翻足、疝氣等手術治療。2010年7月份,我們接受的一名面部血管瘤兒童,當時他也只有1歲多,可臉上的瘤子有拳頭大小,入院后我們采取了果斷的治療行動。先后6次赴北京301醫院積極與醫生溝通爭取早日手術,并積極聯系媒體為小偉衛做宣傳,為偉衛治病的事跡先后在德州電視臺《直播德州》欄目及山東衛視《說事拉理》欄目播出,社會反響強烈。
二、貼心為孤兒,讓孩子享受最好養育環境。為了給孩子們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消除他們感情冷漠、交往能力差等問題,安增莉經常和孩子們"同吃、同住、同樂",并放棄節假日休息,組織孩子們到野外郊游,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為了讓腦癱孩子站起來,為了讓唇腭裂孩子和正常人一樣發音,她從孩子蹣跚學步開始,從孩子牙牙學語開始,一步一步做好基礎訓練。當腦癱孩子逐漸趨于正常,邁著穩健的腳步撲向自己時,當唇腭裂孩子發出清晰的聲音時,安增莉感受到了常人所不能感受到的幸福和喜悅。對于生活在院內的智障人員,她同樣付出了自己的愛心。因為先天性疾病的折磨,他們中的一些人一生都要坐在或者躺在床上度過,肢體功能受限,吃喝拉撒均在床上,加上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少,導致他們性情孤僻,脾氣暴躁。安增莉想盡辦法,盡最大的努力撫平他們的創傷。每當空閑的時候,她就去找他們聊天,安撫他們的情緒;定期為他們洗澡、清潔床具,讓他們能夠自尊、快樂地生活。
三、細心為孤兒,全面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上善若水,大愛無疆。每一個孤兒都是不幸的,但生活在德州市兒童福利院的他們又都是幸福的。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安增莉同志愛孩子,但她把更多的愛傾注到了殘疾孩子的身上,她常對院里的其他同志講:人的生命是寶貴的,她對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我們要全心全意為殘疾孩子服務,殘疾孩子的身世更不幸,我們應該更加關心、愛護她們,給他們更多的愛。為了讓更多的殘疾孩子重享家庭的溫馨,她經常利用節假日和休息日把孩子帶回家中和到公園去游玩,讓他們享受到家一般的溫暖。有的人對她說,正常工作時間就算了,節假日還帶著這么多殘疾孩子出來玩,圖什么呀?她總是動情地說:我不圖得到什么回報,只要我一想起這些孩子可憐的身世,看著他們那期盼的雙眼,想到我們護理員身上的責任,就什么顧慮全消了,孤殘兒童更需要的是母愛!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望著這一張張布滿童稚的笑臉,安增莉的心里充滿了籍慰,她深深的感受到:孤殘兒童不能沒有她,她也離不開這些可愛的孩子。她還經常呼吁社會各界要倍加關注弱勢群體,要倍加呵護棄嬰、孤殘兒童,給孩子家庭般的暖和,給孩子一片蔚藍的天空,給孩子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