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疆場展風采 汗灑農行譜新篇
--記農行茌平縣支行綜合柜員步同良


當戰爭的慘烈奪去他的左腿,他身殘志堅;當基層工作的艱辛磨煉他的身體,他無怨無悔;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意有農行。
-題記
曾經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一等功臣,如今的扎根農行28年的一線柜員;戰斗中,他不畏強敵,浴血奮戰,贏得了國家和人民的認可;工作中,他愛崗敬業,無怨無悔,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一致好評,他就是農行茌平縣支行營業部綜合柜員--步同良。
現年50歲的步同良,服役期間,戰功卓著,榮記一等功一次;工作期間,任勞任怨,被共青團聊城地委評為先進個人、被茌平縣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并多次榮獲農行系統市級先進工作者和縣級先進工作者。
征戰沙場圓志向 保家衛國展雄風
1983年,意氣風發的步同良響應黨的號召應征入伍。他團結同志,勤奮努力,立志報效國家,第二年就受到連隊嘉獎并榮升班長,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85年3月,為了捍衛民族尊嚴,保衛南疆人民的幸福安寧,他隨部隊奉命奔赴前線,接替老山最前沿船頭方向的陣地。老山前線流行一句話:苦不苦比比五九五,累不累比比軍工隊,他所在部隊就是五九五的軍工隊。期間,他每天都要負重七八十斤的物資,背著一百多斤的傷員或烈士,穿行于敵人的炮火封鎖區,經常累的吐血,由于傷口得不到及時處理,脫衣服時會把身上的肉一起帶下來。繁重的任務和慘烈的戰場磨練他的意志,但看到自己的戰友負傷或陣亡,他心如刀絞,告誡自己絕不可以茍活。
在719戰役中,戰爭異常慘烈,他主動要求前去搶救被困高地的戰友,返回途中不幸踩上地雷,使他永遠失去了左腿。
扎根基層立事業,任勞任怨贏贊譽
1987年,他服從組織的安排,來到了茌平農行博平辦事處,從事著被大家認為最平凡的崗位,在鄉鎮一干就是26年。但是,他視工作如戰場,從不挑肥揀瘦,對待每一項工作他都是兢兢業業、從沒有一句怨言。他還爭做前鋒不掉隊,認真學習各項業務,提升素質,雖已年近半百,"三基本"考試卻取得了全縣前5名的好成績。
一次入伍終生為軍,工作期間,他始終以一名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上班早到一會兒,下班晚走一會,只講付出不求回報,堅持每天騎車30多公里來回于縣城和鄉鎮,卻從沒有因為身體的原因發過牢騷、提過要求。柜員,作為銀行業最辛苦、最單調的工作,他卻一直默默無聞、任勞任怨,每天要起身迎客戶、坐下辦業務幾百次,普通人有時都因為太勞累受不了,不免牢騷幾句,他卻從來沒有表達過不滿。其實,每次下班后傷口處都沾滿血絲,到了陰天下雨,還會伴有風濕性陣痛,就像用刀一刀一刀割肉一樣,有時還像針扎一樣;但他從來不告訴別人。
二十多年來,更換假肢30多次,由于家庭困難,每次都是換最便宜的。換做別人肯定要組織上承擔,但他從來不向組織上提要求、提條件,不要求派車,自行做公共汽車,讓家屬陪同;單位每次都給他足夠的假期去更換假肢,每次都是提前好幾天上班,絕不拖延。農行如戰場,在他這里也是沒有選擇,只有義無反顧的向前沖鋒。身邊的同事都因為柜員工作勞累,找年齡大、照顧家庭等理由申請脫離崗位,他卻始終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勤奮工作。他總說:戰場上救人,你說我能選嗎?都是爹媽生的,不救誰我都會心里不安;上班也一樣,我覺得苦,別人也會苦,我看不得。歷屆主任、同事,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
平凡崗位意義重 盡職盡責譜新篇
柜員,作為銀行最基本的崗位,直接代表著農行的形象,是最平凡的崗位。許多人都認為是最簡單、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崗位,他卻認為崗位雖平凡,崗位的意義卻非常重要,所以隱藏了軍人的嚴肅,做工作細致入微,從不因為自己身體的殘疾而放松要求,對待每一位客戶都做到來有迎聲、走有送聲、問有答聲,用細致的點滴服務感染客戶。
在28年工作期間,他每天接待的客戶都在100位以上,要想讓每一位客戶都感受到農行的優質服務,并堅持28年,實屬不易,除了非常強的意志,還要有很高的精神境界,去真誠和客戶交流,貼心為客戶服務。2011年6月,一名客戶走進博平辦事處辦理掛失補卡業務,在詢問過程中發現該客戶支支吾吾,立即引起了步同良的警覺,進行電話核實后才知道,原來此客戶和持卡人是親兄弟,兩人長相酷似,由于持卡人沒時間,便委托該客戶前來網點辦理補卡手續。經過耐心地向客戶解釋,客戶不僅表示理解,還向他的盡職盡責豎起來大拇指。在漫長的28年柜員生涯中,一些違規行為都逃不過他這雙經過戰火歷練出的"火眼金睛",他的處處為客戶著想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一致認可。
步同良,就是這樣一個動人以行不以言,一日入伍終生為軍的基層農行人,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是一名好戰士,用自己的默默工作證明了自己是一名好員工,立功沙場,建業農行,昨日戰場因為有他而更顯壯烈,今日農行有他而更添光彩!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