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百姓的“服務班長”
崮云湖街道小梁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王本珍總是以“服務班長”自居。十六年來,她始終以群眾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心盡力為群眾辦事,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一個和諧的小梁社區在她的帶領下逐漸成形。

王本珍,女,漢族,53歲,中共黨員,濟南市長清區崮云湖街道小梁社區的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
“我就是老百姓選出來的服務班長,我本身就是老百姓,選上了就要給群眾搞服務。”崮云湖街道小梁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王本珍總是以“服務班長”自居。十六年來,她始終以群眾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心盡力為群眾辦事,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一個和諧的小梁社區在她的帶領下逐漸成形。
給群眾辦得了事 為群眾吃得了虧
“老鷹眼、兔子腿、草包肚子、刀子嘴”,是王本珍從事社區工作總結出的經驗之談。“老鷹眼”就是要有敏銳的眼光,及時發現問題;“兔子腿”就是及時趕到現場,及時處理矛盾;“草包肚子”就是要受得了氣,吃得了虧;而“刀子嘴”則是要傳播的了政策,說服的了群眾。在外人看來,社區群眾的事沒有轟轟烈烈的事情,盡是“小事”,但在王本珍眼里,群眾利益無小事。
2005年以來,小梁社區經歷了農民整體搬遷、村改居等重大轉折,服務成為社區工作的主旋律:解決部分群眾就業是服務,抓群眾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建設,提高素質是服務,幫助弱勢群體解決困難是服務,有家庭矛盾的上門苦口婆心化解矛盾也是服務……為了幫助不會創業、缺乏技術、沒有門路的群眾就業,王本珍經常訪高校、跑企業、找勞動部門,不斷的協調溝通找路子,解決一個人的工作有時要跑個十來趟。將心比心,王本珍用“一顆服務的心、一雙不覺累的腿”換得了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換得了群眾的真心。
同群眾說得上話 與群眾交得了心
基層群眾工作說難很難,說容易也容易,關鍵在于是否跟群眾說得上話、交得了心、辦得了實事。王本珍常說:“我工作這么多年,沒有串不了的戶,沒有進不去的門。”王本珍走在社區的街上,群眾見到她就像見到家人一樣,總是拉住她的手家長里短的聊上一會兒。
社區居民韓繼廣家是一個困難家庭,妻子多年前患乳腺癌,近期又做了眼部手術,性格內向的兒子大學畢業后一直沒有找到工作。他家的情況,王本珍早就看在心里,她積極協調上級婦聯,給韓繼廣的妻子爭取到了一萬元的救助金,又幫著韓繼廣的兒子找到了在區中醫院實習的機會,韓繼廣一家對這樣的好書記心里只有感動和溫暖,慶幸自己生活在了這樣一個愛心社區。
讓群眾出得了力 由群眾評得了好
和諧社區建設,既是為了群眾,也要依靠群眾。王本珍深知要充分發揮群眾的勤勞和智慧,當好“服務班長”的領導帶頭作用,讓群眾更多的參與到社區管理中來,形成社區工作一盤棋的局面,社區工作才能開展的更好。
說到今年的創衛工作,王本珍說,我們小梁的創衛工作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因為我們的群眾踴躍的參加到創衛中來。高連國多年做豆腐皮生意,家里的柴堆特別多,為了不給社區抹黑,接到清理柴堆的通知后,連夜清運柴堆,整整清理了一個晚上,把柴堆運到了指定的地點,王本珍為有這樣顧全大局的居民而感到欣慰和高興。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心里都有一桿公平的秤,誰以一顆公心對待群眾,群眾自然就會擁護和支持誰。連續幾屆,王本珍都以絕對優勢當選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她也無愧于老百姓的“服務班長”這一稱號,她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全國巾幗創業建功女能手、省市三八紅旗手、市十佳女村官、市勞動模范、省維權工作先進個人、區道德模范、優秀人大代表、精神文明建設標兵等稱號。
責任編輯:王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