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溫暖殘疾人
“奉獻就是光榮”這是中國殘聯張海迪主席來費城街道辦事處殘聯視察時給賈立寧寫下的題詞。“3月30日,是我終身難忘的日子。能和張主席如此近距離的匯報殘聯的工作并受到贊許,是我做夢也沒想到的。”每談到張海迪到費城街道視察殘疾人工作的情形,賈立寧總是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奉獻就是光榮”這是中國殘聯張海迪主席來費城街道辦事處殘聯視察時給賈立寧寫下的題詞。“3月30日,是我終身難忘的日子。能和張主席如此近距離的匯報殘聯的工作并受到贊許,是我做夢也沒想到的。”每談到張海迪到費城街道視察殘疾人工作的情形,賈立寧總是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賈立寧是費城街道殘聯的專職干事。自幼因小兒麻痹癥落下了殘疾,小時候受多了伙伴的冷落,飽嘗了殘疾人太多的辛酸,但也造就了他不負輸的倔強性格。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大學畢業后,賈立寧立志為更多的殘疾人謀福音。面對家人的不理解及周圍人的冷嘲熱諷,賈立寧在2007年的公務員考試中毅然考取了殘聯的職位。從此,用自己殘疾的身體譜寫大愛的篇章。從2007年4月走上工作崗位以來,賈立寧用超過常人數倍的努力,學習與殘疾有關的法律政策,做到了殘疾工作“事事通”,并考取了社會工作者資格。六年多來,他始終帶著一顆愛心走在扶殘助殘的路上。他深入到全街道93個行政村,走進每一個殘疾人的家庭,摸清了轄區內2429名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并建立了電子檔案。先后幫助59戶貧困殘疾戶完成了危房改造,轉移就業216名,為1630名殘疾人辦理或爭取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
“殘疾人的事無小事,任何事情都要說到做到。”賈立寧這樣說,“節假日走訪慰問只能解決貧困殘疾人家的一時困難,要讓他們找到適合他們自己的就業門路才能解決他們一輩子的生活問題。”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他積極幫助殘疾人找準就業門路,選擇了適合他們特點的投資小、見效快的肉食兔養殖業。積極協調,從資金、技術等方面為殘疾人發展養殖業提供了全方位服務,促成了王家莊“殘疾人扶貧開發基地”建設,為26名殘疾人爭取上級扶持資金2000元,使他們渡過生活和經濟難關。他還為全街道636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積極爭取納入了社會最低生活保障,為殘疾人解決了溫飽,讓他們親身感受到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增強了自強、自立、共奔小康的信心。同時加強與各村(居)殘疾人協會的溝通與協調,對各村(居)殘疾適齡兒童展開調查,確保了費城街道適齡殘疾兒童的入學率達90%以上。為減輕殘疾人自身痛苦和對家庭的壓力,他積極聯系各種免費助殘活動,在白內障復明活動中,我街道共完成白內障手術400余例,他們的視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復。每年的“助殘行走”工程中,他都親自把輪椅、三輪車送到每個殘疾人家中,并認真的指導殘疾人或殘疾人親屬使用,使這些帶步工具真正起到康復作用。
愛的付出必有愛的回報。在殘聯坐式排球全國比賽中有一名矯健的殘疾人運動員王文樂,這個“千里馬”就是被賈立寧“伯樂”的。2009年的一次走訪中,細心的賈立寧在別人的談話里得知王文樂由于小腿截肢,初中畢業后找了很多工作都不如意,心情非常失落,對生活一度失去信心。賈立寧聽說后就到王文樂家中走訪,發現王文樂1.7米高的個頭,強壯的上肢,是殘疾人運動員的好材料。就和王文樂及家人進行溝通,并積極與市殘聯協調,力薦其到市殘聯的坐式排球集訓隊。在選拔中,王文樂以良好的身體條件得到教練員的賞識,他代表山東省參加了全國坐式排球隊錦標賽。王文樂的人生軌跡就這樣被賈立寧給改變了。王文樂成功了,賈立寧的手機上經常會收到他的祝福短信,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好人一生平安”。賈立寧就是這樣被更多的殘疾人朋友惦記著,分享著“被人惦記”的幸福。
“讓殘疾人有尊嚴得活減著,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在殘聯工作下去的動力。我會一如既往的走在扶殘助殘的路上,用愛心為殘疾人朋友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賈立寧不多的言語中透露著堅定和執著。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