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誓言 把病人當親人
2000年,趙曉英擔任了濱南醫院婦產科主任。當時婦產科只有5名醫生,9名護士,月住院病人僅十幾個,業務量少,經濟效益差;內部患者往外走,外部病人進不來。她帶領科室骨干轉變思想觀念,在接下來3個多月的時間里,頂烈日、到農村、進街道、趕大集,跑遍了周邊15個鄉鎮,行程2000多公里,發放宣傳手冊10000余份,舉辦義務講座76場次。她帶頭鉆研業務,先后引進宮腔鏡診療、胎兒全程監護等9項新技術,大幅度提高了診療水平。住院人數節節攀升,2007年6月,婦產科月住院病人高達187人,年手術量由130臺增長到1200余臺,翻了3番;年業務收入由原來的不足20萬元增長到400余萬元,整整增長了20倍;是她,讓“濱南醫院婦產科”的名字走進千家萬戶,發展成為油田乃至濱州地區叫得響的品牌。
牢記從醫誓言 堅守崗位操守


趙曉英,女,41歲,勝利石油管理局濱南醫院黨總支書記。
從事醫療工作17年來,她牢記從醫誓言,堅守崗位操守,滿腔熱情對待病人,用雙手迎接了萬余名新生命的誕生。多年來,她帶領醫院婦產科榮獲勝利油田“巾幗文明崗”、“工人先鋒號”,中石化“紅旗班組”等榮譽稱號。她本人被評為油田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敬業奉獻道德模范、勝利“十佳”女職工,并獲得了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稱號。
2000年,趙曉英擔任了濱南醫院婦產科主任。當時婦產科只有5名醫生,9名護士,月住院病人僅十幾個,業務量少,經濟效益差;內部患者往外走,外部病人進不來。她帶領科室骨干轉變思想觀念,在接下來3個多月的時間里,頂烈日、到農村、進街道、趕大集,跑遍了周邊15個鄉鎮,行程2000多公里,發放宣傳手冊10000余份,舉辦義務講座76場次。她帶頭鉆研業務,先后引進宮腔鏡診療、胎兒全程監護等9項新技術,大幅度提高了診療水平。住院人數節節攀升,2007年6月,婦產科月住院病人高達187人,年手術量由130臺增長到1200余臺,翻了3番;年業務收入由原來的不足20萬元增長到400余萬元,整整增長了20倍;是她,讓“濱南醫院婦產科”的名字走進千家萬戶,發展成為油田乃至濱州地區叫得響的品牌。
從醫十幾年,她習慣了一年365天不停地工作,習慣了半夜三更被急診電話驚醒,習慣了披星戴月出發,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她積極倡導“把病人當親人,用真誠去關愛”的服務理念,組織開展“六心”服務和“十個一”活動。她把患者當親人,只要對患者有利的事,不管份內份外,她都樂意去做;她想方設法為他們排憂解難。2009年,她被任命為濱南醫院副院長,分管醫院業務工作。在抓好醫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時,堅持在臨床一線坐診、查房、手術、教學,天天滿負荷的工作從沒有動搖過她時刻為患者服務的信念,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始終是她那親切的微笑和颯利的作風。。碰到家庭困難的產婦,她除了向醫院申請為患者減免部分費用,還會親自給患者送去營養品和小孩的衣服,每年都會抽出時間到家里看望她們。無論在管理崗位上,還是在臨床一線中,不管患者職位高低、生人熟人,她都一視同仁,熱情接待。面對患者送來的“紅包”,她都婉言謝絕,實在推脫不掉的,她就想方設法把紅包轉為患者住院費用或寶寶的“壓歲包”,返還給患者。她把病人當親人,病人把她當恩人。幾年來,婦產科醫生辦公室墻壁上掛滿了錦旗,收到感謝信300多封,感謝電話數不勝數。
從婦產科主任到副院長再到醫院黨總支書記,責任越來越大,擔子越來越重。面對新的壓力和挑戰,她勇挑重擔,創新實踐,事事走在前,干在先,用實際行動帶動和影響著整個隊伍。在管理崗位四年的時間里,她幾乎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為了醫院的管理與發展,她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和班子成員帶領科室負責人多次到外院考察學習,經過調研分析,確定了“亮窗口、樹品牌、強專科,優服務”的發展思路。建立“聚智創新工作室”,為人才成長搭建創新平臺。大力實施“窗口建設”工程,做精做優專科,積極創建三好一滿意醫院。近年來,醫院發展步入快車道,專科建設成績喜人,婦產科、口腔科、風濕疼痛科、體檢中心已成為知名品牌。20余項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級、省級技術創新獎。醫院業務量逐年遞增,服務范圍覆蓋了整個濱南油區,擴展到濱州市惠民、沾化等周邊縣區。
時間在變,崗位在變,環境在變,唯一不變的是趙曉英對事業的孜孜追求和清正廉潔的黨員本色。她用實際行動贏得了患者的口碑和群眾的贊譽,在全院干部員工中樹立了率先垂范、廉潔勤政的良好形象。
責任編輯: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