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哥”丁大成
在微山縣高樓鄉渭河水街有一個便利超市,營業面積達到了一百多平米,經營各種常見的生產生活用品。超市的老板丁大成在附近也小有名氣,倒不是因為他方便了大家的購物,而是由于他為了弟弟的前程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原來在2000年,他的父親不幸離世,而當時愛好器樂的他剛好考上了一所音樂院校。作為家里的長子,當時只有17歲的丁大成為了完成父親臨終時的囑托,毅然決然的撕掉了錄取通知書,扛起了家里的大梁。
微山有位“好大哥”丁大成


丁大成,男,1983 年3月生人,濟寧市微山縣高樓鄉渭河村村民。
在微山縣高樓鄉渭河水街有一個便利超市,營業面積達到了一百多平米,經營各種常見的生產生活用品。超市的老板丁大成在附近也小有名氣,倒不是因為他方便了大家的購物,而是由于他為了弟弟的前程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原來在2000年,他的父親不幸離世,而當時愛好器樂的他剛好考上了一所音樂院校。作為家里的長子,當時只有17歲的丁大成為了完成父親臨終時的囑托,毅然決然的撕掉了錄取通知書,扛起了家里的大梁。
為給弟弟們多掙學費 跑大船虧了30萬元
父親的離世留給他的是年邁的奶奶、傷心欲絕的母親、兩個年幼的弟弟,還有治病欠下的近十萬元的外債。當然,還斷送了他的夢想。他回家開了一個小商店,逐漸地還清了債務,并讓兩個弟弟能夠無憂無慮地求學。
2005年、2006年,弟弟們相繼考上大學,這喜訊令全家人都非常高興,按說小商店能夠養活家里,兩個弟弟也順利考上大學,大成一家應該向好的方向發展,可接下來的一年里,大成卻遭遇了人生中第二個打擊,這次打擊差點令他絕望。
兩個弟弟都上了大學,每年的學費生活費要四五萬。大成就想著出去做點事情,多掙點錢為弟弟提供一個好條件。2006年,23歲的丁大成聽說東營那邊搞大型的漁船,到遠洋捕撈,比較掙錢,為此,大成帶著自己的一點積蓄,又借貸了近30萬去了東營。到了東營他才知道,那邊的船長都在四五十歲的年紀,年輕的他管理不了,就這樣堅持了不長時間以失敗告終。
奶奶不愿拖累他 悄悄投河自殺
帶著挫敗他回到了家里,卻再受打擊——生病的奶奶去世了,不是因病去世,而是自殺。奶奶老是覺著拖累家里,就在一天晚上,她投河了。那件事對他打擊特別大。假如沒有弟弟和母親的牽掛,大成或許就此消沉。路還很長,一大家子人還都在等著他,痛苦了五個月,大成帶著責任再次啟程。他向親友借了錢,再次做起了百貨生意。這次他針對湖區特點開發了多個業務,很快就有了起色。隨后他又娶妻生子,笑容也再次浮上他的臉龐。
沒給大學報到時的老弟買吃的 他至今滿懷愧疚
隨著時光飛逝,看著兩個弟弟相繼讀完大學并順利找到工作,大成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雖然完成了父親臨終前的重托,但丁大成對弟弟依然掛念,依然為他們有操不完的心。
回憶當時代弟弟去大學報到的情景,丁大成說他至今仍滿懷愧疚。“到了宿舍里,看到其他父母給孩子不是忙著鋪被子,打水,就是買這買那,可我連點零食什么的都沒給弟弟買”說起這一段,大成禁不住哽咽。
“我希望弟弟們能夠早日結婚生子,這樣才算是完成任務。”丁大成說,為了讓弟弟能夠帶女朋友回家,他又專門打造了一艘新船,甚至還把以后的生活也打算好了。弟弟們結婚以后,他們不像有些家庭那樣結婚后就分家,他們會組成一個大家庭,重擔仍然由大成來扛。
“他像父親一樣扛起家”
就是這樣,弟弟就是他的責任,大成用他并不強壯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父親臨終時的囑托,自己兄長的角色,埋葬了曾經的夢想,大成始終把弟弟放在首位,即便弟弟已經長大成人,已經可以獨立,即便他自己也已經成家,他依然如父親一樣為他們操勞,履行著父親的角色,詮釋了“長兄如父”的大愛。
責任編輯: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