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現志愿者對生命的承諾

2010年7月,艾靜老師用實際行動兌現了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對生命的承諾,同時也讓自己的人生經歷更加精彩。
艾靜老師是臺兒莊區第1位、棗莊市第9位、山東省第97位、全國第1757位造血干細胞的捐獻者,也是棗莊教育系統第一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女教師。
2005年,艾靜老師積極響應紅十字會號召,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造血干細胞捐贈志愿者。2010年4月初,棗莊市紅十字會收到了中華骨髓庫的通知,稱艾靜的造血干細胞與北京一名20歲白血病男孩初次配型成功。艾靜在接到通知后,當即毫不猶豫地表示愿意履行承諾。隨后,她的血液標本被送至濟南再次配型確認,并幸運的通過了高分辨配型和體檢。7月22日,邳莊鎮黨委、政府和臺兒莊區教育局為艾靜舉行了一個簡單的送行儀式。當天艾靜老師入住濟南軍區總醫院。22日至27日連續五天注射了“粒系生長因子”。 27日經過6個多小時采集了120毫升造血干細胞,當天就由北京來的工作人員乘火車接走了;由于所救助的白血病患者體重較重,28日又是6個多小時,再次采集了129毫升,由山東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乘飛機送到了北京。兩天采集,艾靜老師共捐獻了249毫升造血干細胞。后來艾靜說:“當我看到從北京趕來的工作人員拿走自己捐獻的造血干細胞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患者對生命的希望,我自己感到很欣慰、很幸福。”
山東省紅十字會王志民副會長說“艾靜老師的愛心捐獻是拯救生命、升華自我的善舉、義舉和壯舉,她的行動體現了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扶危濟困的中華傳統美德和臺兒莊人民樸素而又博大的情懷”。患者醫院醫務人員說,患者非常感激艾靜老師,也非常感激熱心的臺兒莊人。患者及家屬委托他們給艾靜老師捎來了一封感謝信,代表他對艾靜的感激之情,也代表他對未來的憧憬。
患者在感謝信中感激地寫道:“得了白血病,如五雷轟頂,找到相匹配的血源是我的唯一希望,你的無私大愛奉獻,使我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衷心地感謝你,叩謝你的大恩大德。”
當艾靜手捧紅十字會頒發的造血干細胞捐獻獎牌、證書面對媒體鏡頭表達感受時,以“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表達了自己的心情。
艾靜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兌現了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對生命的承諾,成功的挽救了一名20歲的北京男孩的生命,實現了作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的夢想。對于十幾萬分之一的配型幾率來說,艾靜老師感覺自己是幸運的。她自己是這樣說的:“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我覺得身教勝于言教,我為孩子、為社會做了表率,兌現了一名志愿者對生命的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