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手機查看
在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質標所的實驗室里,總能看到一位戴著眼鏡、身穿白色工作服聚精會神在儀器前開展試驗的中年學者,他就是陳子雷研究員,24年堅守農業科研一線,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服務領域傾注了青春年華。


愛崗敬業、服務三農
陳子雷同志自1997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工作在農業科研一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工作成績優秀,為農產品質量水平的的提高、農業產業健康發展、農民增收做出了貢獻,得到了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由于工作出色,陳子雷參加工作三年后,就成為農藥殘留研究團隊的負責人。該研究室主要為農科院的科研開發提供分析測試服務,同時也為政府監管部門、相關企業及農戶承擔檢驗監測工作,平均每年檢測5000余個樣品,出具60000余個數據。為了能及時準確地為企業和農民服務,他帶領著研究室工作人員,經常加班加點、不分晝夜,出色得完成了各項檢測任務,連續20年沒有出現過任何質量事故、安全事故,為農業科研、政府監管、企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他帶領研究室工作人員狠抓業務學習,提高技術水平,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水平居于全國前列。該團隊參加由農業部組織的全國檢測實驗室農藥殘留檢測能力考核中,是全國100多家參加考核的實驗室中唯一家全部保持合格的實驗室,得到了農業部的嘉獎。這種考核要求很苛刻,規定所有參加考核的實驗室需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領取盲樣,在包括反回實驗室的48小時內出具檢測結果,這對實驗室包括人員的檢測能力、經驗、設備水平、技術水平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每一次的考核他都與團隊同志們不分晝夜連續工作20幾個小時進行分析檢測,每次都通過了考核,使實驗室農藥殘留檢測能力和技術水平得到同行們的認可。
作為一名農業科技人員,陳子雷是一個“癡人”。他承擔的農藥登記殘留試驗工作是一項繁雜勞累的工作,既需要進行實驗室工作,也需要進行田間試驗工作。雖然有田間試驗工作人員,但為了實驗數據的準確,他都是親自下地進行田間試驗。有的試驗需要7、8月份開展試驗,有的試驗甚至是在設施大棚內進行。7、8月份大棚里的溫度普遍在40℃以上,陳子雷都是親自到大棚里開展試驗。由于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經常出現中暑癥狀,同志們都勸他休息一下,可他卻沒有一點怨言,堅持把試驗做完。正是這份對工作的癡情,使他獲得了一項又一項的成果。 先后獲得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院青年崗位能手、院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開拓創新、潛心科研
為全面落實習總書記視察山東省農科院時提出的“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重要指示精神,所里業務也由檢測逐漸向科研轉型。陳子雷帶領團隊人員除了做好日常檢測業務外,還積極爭取科研項目、大搞技術創新、開拓業務領域,他帶領的團隊先后主持和承擔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主創新與成果轉化項目,山東省農業重大應用創新項目,農業部風險評估研究專項等科研項目20余項。
在檢測技術研發方面,他建立了500多種農藥殘留殘留快速檢測技術方法技術體系,該技術大大提高了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數據的準確性,縮短了檢測時間,降低了檢測成本。利用該技術,承擔了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山東省蔬菜農藥殘留監測與監督抽查等技術推廣以及服務工作。近年來,通過相關研究成果和技術標準等的推廣,累計為農業合作社、生產基地和企業增收節支數億元,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
在農產品風險評估研究工作方面,先后完成了全國蔬菜水果中農藥殘留、植物生長調節劑等風險評估研究工作;建立了70多種新農藥在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模式及對環境污染情況的評價,為我國新型農藥的合理使用及農藥登記提供了技術支持;完成國家標準《三唑酮等40多種農藥在農產品中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的制定》等項目,所制定限量標準已經于國家標準GB2763中發布實施。
他帶領團隊完成《畜產品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檢測與評價關鍵技術引進與建立》項目,建立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畜產品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快速測定準確定量方法,研究水平達到國內領先。該成果在實驗室和生產及監管中大規模推廣應用,為現場監管、市場準入準出和生產一線提供了簡便快捷現場快檢技術和專利產品。利用該項研究成果,可通過監管下移,及時發現食品安全在生產與流通環節的問題,為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監管問題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近年來,先后獲得省科技進步獎4項,發明專利10余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收錄10多篇。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實施新村振興戰略,對農業科技創新提出了新要求,作為一個農業科技戰線上工作人員,陳子雷深深感覺到了責任重大。他始終把提高農業質量安全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按照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統一部署,一切科研工作都圍繞鄉村振興這個目標,作為自己的使命,發揮自己的才智。
2019年4月份,受組織委派,陳子雷到聊城市茌平區賈寨鎮耿店村擔任第一書記。雖然當時女兒正上高三,面臨高考,但是接到派駐通知后,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即滿懷熱情奔赴一線,深入基層,開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
耿店村是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魯西小壽光”的“棚二代”蔬菜種植專業村。入駐以來,陳子雷同志始終牢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的職責使命,扎根基層,情系民生,克難攻堅,認真履行第一書記職責。陳子雷通過建蔬菜大棚、蔬菜加工廠、農產品檢測中心等措施,延長了蔬菜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經濟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兩年來,村里吸引返鄉棚二代100多名,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了4.5萬元,為耿店村現代農業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也使耿店村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工作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2017年,陳子雷成功被農業部遴選為國家現代農業梨產業技術體系質量安全與營養評價崗位科學家,這為他更好做好科研創新、服務于鄉村振興提供了更大的舞臺。
成果和榮譽的獲得,詮釋了他潛心科研、甘于奉獻的優良品德,詮釋了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高尚風格,詮釋了他牢記使命,扎根一線,為農業科技進步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