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無止境
他是一位榮獲多項榮譽的人。榮立過二等功,參加過國慶觀禮,出席過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多次光榮的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奉獻無止境 終生要奮斗
——記軍隊退休干部劉紹堂同志的事跡

劉紹堂,男,68歲,中共黨員,濰坊市濰城區軍休一所軍隊退休干部。
“我是黨員,要為黨旗增輝;我是老兵,要為軍旗添彩;我是市民,要為濰坊建設出力”。
他是一位殘疾人。在國防施工遇到塌方時,為搶救戰友,他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左腿被巨石砸掉,腰被砸斷,成為三級傷殘軍人。
他是一位榮獲多項榮譽的人。榮立過二等功,參加過國慶觀禮,出席過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多次光榮的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86年10月,他被安置到軍休所休養后,面對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的關愛,軍休所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以“我是黨員,要為黨旗增輝;我是老兵,要為軍旗添彩;我是市民,要為濰坊建設出力” 的昂揚之志,以與黨的奮斗目標同向、與黨同心、與社會發展同步的良好精神風貌,履行社會責任,支持公益事業,多年如一日,天天工作著,努力奉獻著。
他堅持學黨的創新理論,與時俱進永保奮斗精神。他常掛在嘴上這樣一句話,“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后”。他覺得退休后也要不斷地充電,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觀念,不斷地提高自己,才能內心和諧,精神振奮,理想信念永存,奮斗之志永不退。他將學習看作退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每天都拿出大量時間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播出的新聞。每當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有重要文件、重要講話發表,他都反復拜讀,細細品味,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自己,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目標激勵自己,用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自己,用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規范自己。學習使他方向明,內心順,勁頭足,以盡共產黨員的義務,做有益之事的行動來感恩黨,回報社會。軍休所的事、社會上的事、關愛青少年的事、殘疾人的事,只要有益于和諧文明建設,凡他能干,干得了的,都盡心盡力爭取干好,常為上黨課、做輔導、講形勢加班加點忙到深夜。黨的十七大召開后,他反復學習大會精神,積極為大家宣講輔導。人們問他為啥退休不享清閑福,甘盡義務忙忙碌碌干?他說,天天有事做,處處有快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苦點累點心中甜。
他堅持傳統報告精心講,用一顆愛心關愛青少年。他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關心青少年,就是關心祖國的前途和未來。他將發揮余熱的突破口選在了關愛下一代身上,年年為青少年作傳統報告40多場次,已累計講了550多場次。為將傳統報告講得精彩,他先當學生后當先生,摘錄有關資料,熟記英模人物的事跡,調查研究,了解好青少年的思想,增強報告的貼近性和針對性。他作報告通俗易懂,有的放矢,形象生動講故事,深入淺出說道理,孩子們聽后入心入腦,效果良好。他還注意用身邊的先進典型引導青少年,帶領孩子們做好事,參加道德文明實踐活動。并堅持身體力行,為孩子們做好樣子,引導孩子在家里做好孩子,在社會上做文明小公民,在學校做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他堅持宣傳濰坊寫稿件,為文明和諧建設去鼓呼。他只有小學文化程度,刻苦練習寫作,拿起手中的筆,寫身邊人,說身邊事,講身邊理,將好人好事及時夸,對不良傾向及時抓,年年都有百多篇文稿被報刊采用。2006年有162篇文稿(不含電臺用稿)被國家、省、市報刊刊用。年年被多家媒體評為優秀通訊員,也有多篇文稿獲獎。他以“燃燒自己,苦中有樂;照亮他人,心中最美” 的激情,在多家媒體宣傳了在朝鮮戰場上以442發子彈,消滅214名敵人的狙擊英雄張桃芳;炮火中,以雙臂當電線的英勇電話兵何相榮;聾兒語訓學校的好校長吳守忠;小區建設的園丁劉延昌;晨練場上的熱心人李兆林等一批先進典型的事跡,推動了文明和諧建設。
退休不退志,永走奮斗路,劉紹堂獲得眾多榮譽。他被濰城區評為“十佳公仆”,榮獲建區功臣杯;被市評為“關愛下一代優秀五老志愿者”;被省評為先進優撫對象”,“離退休干部模范共產黨員”;被國家民政部、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全國先進軍隊退休干部”榮譽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