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手機查看

一、人物介紹
黃志剛,男,1970年7月生,中共黨員,威海市德禧農業發展公司總經理。2011年黃志剛轉業后選擇自主擇業,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深深擔憂農村的食品質量安全,為了讓老百姓吃到綠色、健康、安全的食品,他決心投身綠色農業,在育黎鎮投資生態農業示范園。建設初期,黃志剛邊搞基礎設施建設,邊堅持要種地先養地的綠色理念,不惜成本把所有土地先都種植了玉米,待秋天收獲后,秸稈用機器粉碎直接還田,然后連同有機肥料一起施入土中,從根本上改善了土壤環境和酸堿度。為了這份綠色健康的承諾,他在經營中力求循環利用,農業投入以有機肥為主,極大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園區所有產品均逐步向無害農產品標準進行生產,提高了農產品食用安全水平。幾年來,他致力返回農村這塊土地,誠信經營,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綠色生態農業發展之路,受到了周邊群眾的一致好評和贊賞。
二、主要事跡
2011年,黃志剛從乳山公安消防大隊大隊長位置上轉業地方,選擇自主擇業,先自己搞起了外墻保溫工程。但是正趕上這幾年房地產不景氣,生意也舉步維艱,黃志剛開始考慮轉型。從小就在農村長大的他,敏銳觀察到農業的發展前景,他感覺到:如今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步增強,希望吃到綠色、健康、安全的食品,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綠色農業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黃志剛看到了綠色農業的需求和潛力后,決心投身綠色農業,他本打算回崖子鎮老家包幾十畝山地栽植蘋果。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青華汽修廠遇到了育黎鎮黨委書記田玉剛,田書記對他講解了育黎鎮得天獨厚的土地優勢,并邀請他到育黎鎮發展,青華汽修老板林海濤也在場,也有興趣投資農業項目,三人一拍即合。
2015年初,經現場考察后,由黃志剛和青華汽修共同投資,鎮政府負責在309國道以北塔莊村調整流轉土地1100畝,注冊成立了德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始打造一座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規劃面積1500畝,建有1000平方米的辦公生活區,建成了2個桃棚、22個草莓大棚、1個禽畜養殖棚共25個大棚、占地100畝的百果園,產品種類豐富,主要包含大棚櫻桃和其它四季水果,有蘋果、草莓、黃瓜、網紋瓜、食用菌等。
經過幾年的管理探索,黃志剛摸索出一整套生態循環農業運作模式,把農、林、牧、漁和沼氣能源等各個行業整合在規劃區域內,系統的組合成一個非常平衡的生態循環系統。由這個系統來進行草莓、蘋果、菌類、畜禽等的生產,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在生態農業示范園建設的初期,黃志剛就堅持誠信經營的原則,堅持采用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2014年最初流轉出土地后,黃志剛一邊搞基礎設施建設,一邊采用了要種地先養地的綠色理念,因為從農民手中流轉出來的土地普遍農藥含量比較高,有機質不足,他把所有土地先都種植了玉米,待秋天收獲后,秸稈用機器粉碎直接還田,然后連同有機肥料一起施入土中,從根本上改善了土壤環境和酸堿度,為綠色種植打好基礎。
黃志剛在園區規劃初期就力求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在建設中揚長避短,既保護原有土地、水文等資源,又在經營中力求循環利用,農業投入以有機肥為主,全部棚區和園區均建有滴灌設施,配套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降低化肥使用量的同時,最大程度的加大原料投入。經沼氣池發酵而成的有機沼肥,極大的減少了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減輕了農副產品的污染,園區所有產品均逐步向無害農產品標準進行生產,提高了農產品食用安全水平。
在黃志剛的管理下,建設現代矮化蘋果園800畝及占地8畝的食用菌大棚,配套全園區監控設施、滴灌和水肥一體化設施。為追求在科技引進和管理模式方面取得新突破,在鎮黨委協調下,與青島農業大學合作,成立研究生聯合培養與創新基地,為整個園區提供人才支撐與科技保障,通過青島農業大學帶來的草莓立體種植和草菇間種等新技術,在充分利用大棚原有空間的同時實現草莓空白期的大棚持續收益。園區現已完成德禧農業特色認證商標注冊,先后獲得了山東省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威海市生態農業循環示范基地、山東省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威海市科普惠農示范工程先進單位、威海市農村黨員干部科技知識培訓示范基地、威海市知名農產品企業品牌、乳山市首屆農民節優秀科技示范戶等稱號。
黃志剛不僅致力于發展自己的事業,還熱心扶貧事業。在鎮黨委溝通協調下,將南夼、七甲2個省級扶貧村的上級扶貧資金60萬采取入股分紅的方式投入德禧農業,每個村每年可直接從公司提取收益3萬元,且五年后投資款全部返還給村級,為鎮村兩級的扶貧工作解決了大難題,做出了特殊貢獻。為了解決周邊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同時也滿足企業自身需求,他與周邊村干部積極聯系協商,加大宣傳力度,爭取周邊村60多個勞動力到園區來打工,每個勞動力僅這一項年收入就達3萬元左右,群眾不僅直接從企業掙錢,在此打工的群眾還利用在園區學習來的養殖和管理技術,回本村建設自己的大棚,帶動持續增收,真正起到了示范帶動的作用。
2020年春節期間,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周邊很多草莓種植戶的大棚草莓滯銷,在鎮黨委政府的溝通協商下,黃志剛利用與家家悅建立的草莓銷售合作關系,為種植戶們的草莓找銷路;同時與藍天救援隊合作,在乳山市區建立愛心草莓售賣點,發動市民購買草莓,解決了種植戶們的燃眉之急。
三、獲得的主要榮譽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