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大眾網
手機查看
疫情面前勇擔當 危急時刻顯身手
徐永偉,男,漢族,1984年1月生,退役軍人,濰坊諸城市南湖區郝家村社區吳家堯村居民;劉志剛,男,漢族,1985年3月生,濰坊諸城市南湖區郝家村社區吳家堯村居民。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他們主動請戰,堅持在崗位執勤一線;在突遇落水群眾緊急時刻,他們臨危不懼,勇伸援手;在落水者家屬想要表達感激之情時,他們默默離開,不求回報。

執勤照片
疫情來臨 勇于擔當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節的寧靜,面對疫情,濰坊諸城市南湖區郝家村社區吳家堯村委響應號召,積極開展疫情防控,設置村口勸返點,組織排查潛在疫情風險等相關工作。由于勸返點工作量大,且工作時間長,村委會上崗執勤人員短缺。作為吳家堯村的一份子,退伍軍人徐永偉雖然已經脫下軍裝,離開部隊,但埋藏在心中的那份使命感始終指引著他隨時沖到為人民服務的最前線。于是,他向同村好友劉志剛表達了想到一線站崗執勤的想法,劉志剛聽后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跟徐永偉主動請戰參與到村內疫情防控工作中。時間緊、任務重、步驟復雜,各項工作都來不得半點遲緩,從1月中旬開始,徐永偉和劉志剛搭檔,除了每天站崗執勤、勸返群眾外,他們還負責村莊的消毒消殺等日常防疫工作,他倆始終沖在一線,從未休過一天班。有時任務緊急,他們常常是飯都來不及吃,往往是一兩桶方便面就是一天的“主食”。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為愛堅守、沖鋒一線,為社區居民的健康安全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線。
危機突發 勇伸援手
2020年2月6日下午,與往常一樣,徐永偉和劉志剛一起在村口的執勤點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詳細檢查。突然,他們聽到村口東邊傳來“撲通”一聲,好像落水聲,同時伴隨著幾聲急促的呼喊聲。聽到呼救聲后,出于本能,來不及多想,徐永偉和劉志剛立即放下手中的體溫計,從勸返點跑向落水聲音傳來的方向,循著聲音,他們急速趕到河邊,發現在村口大橋下的水中有一名身穿紅色羽絨服的女子,奮力地掙扎著。落水女子身上厚重的衣物因為浸水變得更加沉重,冰涼的河水快要將她全身吞沒,她在水中艱難地掙扎,發出的呼救聲也越來越微弱,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見此情景,徐永偉和劉志剛當機立斷,迅速商量救人對策,因為兩人都不會游泳,無法下水將落水者救出。于是,兩人急中生智,迅速在河岸周邊找到一根長竹竿,想嘗試將落水女子從水中拽上來。徐永偉一邊安撫落水女子的情緒,一邊撥打報警電話,劉志剛則快速跑回執勤點找人幫忙。由于正值冬天河邊淤泥濕滑,寒冰尚未完全融化,加之落水女子距離岸邊較遠且驚慌失措,救援一開始并不順利。竹竿長度有限,無法遞到落水者手中,幾番嘗試后,落水女子終于抓穩了竹竿,這時,劉志剛也帶人返回岸邊,岸上幾人快速合力將竹竿使勁往岸上拉,最終將落水者拉上了岸。因為發現和救援及時,落水婦女沒有大礙。
樂于助人 不求回報
聞訊趕來的村委干部確認落水者是鄰村村民李某,徐永偉和劉志剛在詳細檢查、仔細詢問落水者身體狀況,確認沒有問題的前提下,同村委干部一起將她送回家中。落水者家屬很是感激不盡,緊握住他們的雙手,向徐永偉和劉志剛表達感謝。為了不耽誤站崗執勤,他倆匆匆返回勸返點,繼續堅守崗位。事后當別人問起時,徐永偉說:“當時也沒多想,救人要緊,放在別人身上,遇到有生命危險,也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想辦法營救的,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為人父母更知生命可貴。”幾句平淡的話語,卻映射出他們美麗而光輝的形象。
“郝家村社區作為全國文明村鎮,因為有徐永偉、劉志剛這樣的好同志,我們覺得很自豪。我們也將以此為契機,用兩位‘平民英雄’的凡人善舉來感動、教育廣大群眾,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營造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風。”南湖區郝家村社區黨委書記林峙鋼感慨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