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堅守
劉師傅說,手搖發動機瞬間發力至少有四五十斤。可他沒提,每到一戶漁民家抄表,船都要停下再啟動,抄100塊電表,就要搖100次發動機。劉師傅家在湖區利民村,家里也有養魚池,但自從做了農電工作,養魚的活就都是家里人干了。現在他承擔著9個臺區380戶漁民的抄表任務。

劉師傅在工作
在鐵船的船頭上,一位50多歲的老師傅彎下腰去發動手搖發動機。他左手按著相當于汽車離合器的裝置,右手使勁搖了下發動機把手,第一次沒搖動,他又用膝蓋頂了一下手腕,1圈、2圈……船啟動了,向著下一個漁船駛去。他就是在微山湖上干了30年農電工作、有著38年黨齡的高樓供電所農電工劉巨海。
劉師傅說,手搖發動機瞬間發力至少有四五十斤。可他沒提,每到一戶漁民家抄表,船都要停下再啟動,抄100塊電表,就要搖100次發動機。劉師傅家在湖區利民村,家里也有養魚池,但自從做了農電工作,養魚的活就都是家里人干了。現在他承擔著9個臺區380戶漁民的抄表任務。
高樓鄉南北狹長120華里,共16個行政村,4400戶人家零散地分布在53萬畝的水域里。一成不變的天空,茫茫無際的湖面,三只就能炒成一盤菜的蚊子,找一戶漁民借宿,剝一個青皮就幾口煎餅咸菜果腹,劉師傅每天在艱苦條件下開始自己一天的工作。劉師傅介紹,冬天,湖面結冰,船到不了的地方只能“走冰”,手里得抓根木棍,萬一掉進冰窟窿里去能靠木棍卡住。下水前,得吃幾口辣椒暖身,上船后換身干衣服,用棉被捂一會就繼續到下一戶去。夏天,天上一個太陽,曬著;水里一個太陽,蒸著,鐵皮船被烤得能把鞋底燙化。 地圖有死角,巡線卻不能遺漏。這是劉師傅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設備、線路在哪里,劉師傅就去哪里,從夏到冬,伴著“突突”的引擎聲,劉師傅用心管理著轄區內的電力設備和線路,用真誠服務將400多戶零散居住的漁民緊緊地聯系到一起。除了正常的線路維護、抄表收費工作以外,還多了一項任務,當起了漁民如何安全用電的老師。安燈泡、換保險、裝開關,劉師傅把供電服務做到了每艘漁船上。
今年大年三十晚六點半,劉師傅的妻子剛把飯菜端上桌,全家準備吃年夜飯時,電話鈴突然響起來,說是官莊村一五保戶家電燈一會兒亮一會兒滅,墻角邊還常閃火。劉師傅一聽,立即放下碗筷帶上工具,轉身又從廚房里拎出兩桶油一箱方便面就往門外走去,老婆叫他吃完團圓飯再去,他說:”回頭再吃吧,去晚了弄不好要出大事。” 劉師傅裹著一身寒氣趕到老張的漁船時,老張正站在甲板等他,家里一片黑暗。等劉師傅進門拉開開關一看,燈泡閃了一下,堆雜物的房間內立即露出閃閃的火花,“不好,是短路”,劉師傅立即關掉開關。經檢查因為漁民居住環境長期處于潮濕的環境,絕緣層容易損壞導致短路,要不及時趕到,很容易發生火災。劉師傅處理好線路,才想起把放在鐵皮船上的食用油和方便面拎進老張屋里:“過年了,給您帶點東西,以后家里缺什么就跟我說,我就給捎過來。”看著老人感動的樣子,劉師傅心里也甜甜的。
“抽水、換水、制氧,哪個環節都不能沒有電。這些池子的螃蟹都是漁民的命根子,如果停電超過兩個小時,就全部完了。”渭河村華書記說。2007年7月13日,微山地區遭遇該縣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大龍卷風襲擊,陣風最大風力達12級,最大風速達32.7米/秒,同時,狂風還夾雜著冰雹,昭陽村和渭河村受災尤其嚴重。劉師傅和同事們立即到線路受損現場,積極展開搶修維護,僅6小時渭河村就全部恢復供電,微山湖大毛蟹也遠離生死線,安然度過了翻塘的危機。今年10月份,劉師傅到縣醫院查體,被查出患有疑似腫瘤病癥,醫生要他住院進一步確診治療。他向醫生懇求說:“你無論如何也得給我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得回去先把這個月的表抄好再說”。醫生說:“那你回去就不用來了!”醫生的意思很明確了,就是他的病情等不及了。但劉師傅的還是毅然選擇了先去抄表,毅然選擇了工作第一。
“住院那段時間真急人啊,所里還有那么多工作在等著我!”劉巨海說。雖然最后確診腫瘤是良性的,病情剛剛好轉的劉巨海,在治療還有兩個療程才結束的情況下,就強烈要求出院。一回到所里,劉師傅就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
鐵打的電工,柔情的漢子。劉師傅搖著黝黑的鐵皮船走遍了每一戶漁民,他用愛心和忠誠踐行著自己的諾言,默默地為湖區深處的村莊守護著光明。 還有幾年,劉師傅就要退休了。問他舍不舍得,他有些遲疑,說,到了年齡就得退,不過要是所里用得著,他隨時回來。退休之后,劉師傅準備回家搞養殖。與農電工在湖上的“流浪”和日曬冰凍相比,普通漁民的生活似乎更加安定簡單。可30年的堅守過后,他依然深深不舍。其實,在輸電線路下,在變電站內,在95598坐席上……有許多相似的守望,這就是平凡崗位詮釋的責任與奉獻。
2011年先后被《國家電網報》、《大眾日報》、山東電視臺《新聞聯播》、山東電視臺《齊魯先鋒》、山東電力報、濟寧電力報等知名媒體報道其感人事跡,為微山公司塑造了良好的企業形象。CCTV-13新聞頻道報道了劉巨海的事跡《微山湖上的巡線工》。 美麗的微山湖,最美的不是風景,卻是守衛這里光明的電網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