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新傳
2012-07-20 15:27: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孫業潤同志先后被評為濰坊市勞動模范、優秀企業家、農村實用科技拔尖人才,中國果蔬流通協會貯藏加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鄉鎮企業家, 2012年光榮當選濰坊市人大代表。
老兵新傳
--記濰坊市人大代表、濰坊市東海公司董事長孫業潤

孫業潤同志辦公照

孫業潤在擁翠山上與員工們一道栽植黑松
孫業潤,男,中共黨員,大學學歷,1983年從部隊轉業回村創辦新凌農工貿集團公司,1999年組建濰坊市東海食品有限公司,2006年成立東海綠之源酒店,2009年成立安丘東海房地產開發公司,2012年4月組建安丘市擁翠山黑松科研繁育栽培專業合作社,同時成立安丘市擁翠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近30年來,他累計向國家交納各項稅款2500多萬元;用于捐資助學、扶貧助困、抗震救災等社會公益福利事業的資金達200萬元;2011年教師節前夕,一次為擁翠小學捐款20萬元。孫業潤同志先后被評為濰坊市勞動模范、優秀企業家、農村實用科技拔尖人才,中國果蔬流通協會貯藏加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鄉鎮企業家, 2012年光榮當選濰坊市人大代表。
轉業回村 闖出一片新天地
1983年,孫業潤從部隊復員退伍,被安排到國營安丘市玻璃廠工作,在那時,這可是一份讓人羨慕的差事,可他卻偏偏不就范,不顧家人和親朋好友的勸說與反對,自主擇業回到了鄉下的凌河鎮凌河村,在村辦汽修廠做了一名工人。孫業潤在部隊學的是汽車駕修常識,再加上他平時踏實能干,很快便成了廠里的骨干,之后不久升任廠長。頭腦靈活的他不滿足于已有的成績,又幫助村里建起了木器廠、保溫材料廠、新凌大酒店等村辦集體企業,1990年村辦企業迅速升級,規模進一步擴大,凌河村成立了農工貿集團公司,他出任總經理。
“當時公司效益很好,紅紅火火,凌河村近千戶三千多口人的三提五統、生活用電費用等全部由公司承擔。”孫總自豪地回憶道,1998年,他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帶頭實行企業改制,買斷了原村辦新凌冷風庫,組建了濰坊市東海食品有限公司,之后又馬不停蹄地成立了東海綠之源酒店、安丘東海房地產開發公司,年繳稅款達到300多萬元,連年保持“安丘市百家貢獻大戶”,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獎勵。
一個承諾 改變孩子的一生
孫業潤富了,但他仍然過著節儉的生活,而對于助學、濟貧、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的投入,他總是那么慷慨,一點兒也不吝嗇。
1990年春節期間,孫業潤和愛人去凌河鎮蒲家埠村串門,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本村一個上初中的男孩,父母離異,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爺爺喪失了勞動能力,決定將孫子送給他人撫養。孩子不愿意,輟學離家出走。男孩的遭遇觸動了孫業潤的心,他和愛人來到了這個苦難的家庭,看到祖孫相擁而泣的場面,孫業潤當場決定:“今后孩子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費用我來管!”
男孩叫李駐軍,從那年始,整整8年時間,孫業潤夫婦不折不扣地履行著承諾。李駐軍從初中到高中畢業一直是在凌河鎮駐地上的,孫業潤和愛人管女士經常到學校去探望,問寒問暖,過問學習和生活情況,與駐軍任課的老師進行溝通,叮囑他們多多給予關心與關注,勝似親生父母。“孫叔叔和管阿姨總是會跟我說,還有錢嗎?該買的東西一定要買,沒錢千萬要吱聲,我們會準時給你送過去的!上大學報到是孫叔叔陪我去的,宿舍在5樓,孫叔叔幫我又是扛行李,又是張羅這張羅那,像親爸一樣。”李駐軍眼里噙著淚花動情地說。
如今,李駐軍已經從四川大學畢業,就職于蘇州百得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了社會有用之材。
家駐吾山鎮的徐德啟同學,1996年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安丘四中,卻因湊不起學費沒能按時到校報到。作為人大代表,孫業潤在學校調研時獲悉這一情況后,通過進一步的了解得知:1990年初秋的一天,德啟的父親外出勞動時不幸遭遇車禍身亡,肇事司機逃逸,家中落了個人財兩空。一家的頂梁柱倒了,母親受不了沉重的打擊,撇下老小遠走他鄉沒了音信。爺爺靠收廢品供應德啟讀完了小學。爺爺已是七十有余,實在干不動啦!德啟已出嫁的姑姑拿起了接力棒,開始供應他上初中。屋漏偏遭連陰雨。本就身體虛弱的姑夫又得了腦瘤入院醫療,拉下了一屁股的債,再無能力在學習和生活上資助德啟啦!左鄰右舍和他所在的南逯中學及時伸出了援助之手,供應他念完了初中,又順利考上了他夢寐以求的安丘四中……為了能湊起需要的學費,暑假里他開始到幾十里外的一家民營企業打工,一早一晚的空閑時間再走村串巷收酒瓶。學校報到的日子到了,他積攢的錢還差一大半。“我的命怎么這樣苦啊!”德啟暗暗自語,他產生了輟學的念頭,以至于開學了也沒能按時報到。孫業潤被感動了,他驅車近百里來到徐德啟家,看望德啟年邁的爺爺奶奶,并將其接到了學校,承擔起了他自高中直至研究生畢業整整10年上學期間的所有費用,我們粗略統計了以下,總計達12萬余元。現在,徐德啟已成為北京某外資企業的一名高管。
20多年來,孫業潤幫助過多少大學生,他自己也說不清了。“都是老少爺們家的孩子,遇到困難就得幫幫。”樸實的話語中,折射出一個農民企業家的濃濃助學情。
據凌河鎮教育管理辦公室張寶成主任介紹,孫業潤救助過的中小學生,金額累計30多萬元。每年的兒童節、教師節,他都要到原山前、皂角樹等小學和鎮駐地的凌河中心幼兒園、小學、中學走訪慰問,累計捐資50多萬元。近年來,他用于捐資助學、扶貧助困、抗震救災等社會公益福利事業的資金高達200多萬元
“今天是個值得慶賀的大喜日子,擁翠小學的師生搬進了新校舍,但設施還不配套,我決定捐上20萬元,將學生和老師的學習和辦公條件改善一下!”2011年教師節前夕,孫業潤在慶祝擁翠小學搬遷新校舍暨教師節大會上說。他濃濃的助學情,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贊譽,引起了社會的共鳴。受他的影響和帶動,凌河鎮的企業老板紛紛加入到了捐資助學的行列。
談到下步打算,孫業潤說:“我和鎮上的幾個較大的企業經理有個設想,聯合鎮上所有有愛心的企業,成立個愛心協會組織,力所能及的捐資助學,為社會為教育事業多做點貢獻,我自己每年還要資助2-3名貧困大學生,3-5名中小學生,做個表率,帶個好頭。”
二千六百萬 綠“染”擁翠山
2004年,孫業潤承包下了位于凌河鎮東部、牟山水庫環繞海拔174米的擁翠山。
治理荒山,自己是門外漢,如何才能做得最好,在市鎮有關領導和林業部門的幫助支持下,孫業潤請來了省林科院的專家詳細進行土質檢測,綜合進行規劃治理荒山。
他要做的首件事是耐心勸說和制止村民在山上放炮采石,雇擁勞力將雜亂不堪的碎石壘成梯田狀。根據專家的建議在山上栽植適宜生長的黑松樹。山上植樹,沒有水土一切都是空談。“從開始栽植到現在,有很大一部分土壤是從山下調運來的,為此投入了大量勞力和資金” ,孫業潤很是無奈,但令他慶幸的是,他在山上打出了水,這就解決了樹木澆灌的難題。這些年里,在別人看來山上沒有水源的情況下,孫業潤硬是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年四季不停的找尋,竟鬼使神差地打出了三眼高質量的機井。
擁翠山上沒有路,此前村民上山走的都是羊腸小道。為了對荒山進行全面綠化,孫業潤投資修筑了長達4.5公里長的水泥硬化路,又出資400萬元在山上建立了鴻雁塔和供游客休憩觀光的若干漂亮美觀的小亭子。 那段時間,孫業潤幾乎天天盯靠在山上,公司里的事情交給其他人打理。
孫業潤算了一筆賬,“現在我公司里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投到了擁翠山上。”孫業潤說,從承包荒山至今,光是買樹苗、雇人植樹護樹、修筑道路、拉土填埋碎石空等等就已經投入了2600多萬元。 2012年4月,從事外事旅游四十年,走遍包括港、澳、臺在內的全國每一個省市自治區,考察了世界上六大洲60多個國家的“中國十大當代徐霞客”、 廣東省旅游文化協會會長李存修先后兩次游覽擁翠湖國家濕地公園,更有國內外眾多知名的旅游機構看中和涌向這里。
2010年的一天,濰坊和香港兩位客商先后找到孫業潤,表示要在擁翠山上開發旅游項目,愿出資6000萬元買斷孫業潤的承包經營權。 6000萬對于當時投入還不足兩千萬的成本而言,其中的利潤已相當可觀。可孫業潤就是孫業潤,他婉拒了兩位客商。“我當時承包這座荒山不是為了錢,如果那樣就沒有意義了” 。 從承包荒山至今,孫業潤已在擁翠山上種植黑松50余萬株,今年又新栽20多萬株,投資600萬元……孫業潤珍惜這來之不宜的一草一木因而倍加呵護,他在山的不同位置設立護林房并經常吃住在那里,與管理人員一道不定時進行巡山,避免了一次次人為損害和雷電造成的火災事故的發生。今年春節前夕,林場工作人員撿到受傷的雌雄一對野山雞要送給業潤過年嘗美味,孫業潤耐心地告誡說,給這些生靈治一下傷口放生吧,它們是擁翠山的一員,對回復和保護山上的生態將大有益處。
“我的目標是讓擁翠山的植被覆蓋率達到90%以上,成為安丘郊外一處誘人的綠色天然氧吧,還要結合擁翠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依山傍水營造一處集休閑、垂釣、養生、度假于一體的“人間天堂”,成為凌河、安丘一張新的旅游名片,為建設富強秀美幸福新安丘盡一點錦薄之力。”孫業潤說。目前,由孫業潤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安丘市擁翠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已正式掛牌成立并開始進行業務上的運作。 站在擁翠山頂,望著綠油油的黑松、碧波蕩漾的擁翠湖,暢想著將來泛舟擁翠湖、徜徉擁翠山綠蔭之中,孫業潤對擁翠山的美好未來充滿了無限憧憬。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