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奉兩伯父的80后小夫妻
2012-07-20 10:42:00 來源: 我要評論
[提要] 走進鄒平縣臺子鎮姚家村,就會聽到一對80后小夫妻悉心照料兩伯父的故事,侄媳婦把工作調動到附近鄉鎮,侄子把摩托修理店搬到家門口,悉心照顧兩位伯父,不是親兒子卻比親兒子還親,不是親女兒做的比親女兒還好。


走進鄒平縣臺子鎮姚家村,就會聽到一對80后小夫妻悉心照料兩伯父的故事,侄媳婦把工作調動到附近鄉鎮,侄子把摩托修理店搬到家門口,悉心照顧兩位伯父,不是親兒子卻比親兒子還親,不是親女兒做的比親女兒還好。姚希濤、王昆這對不到30歲的小夫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孝的含義。
姚希濤的二伯父姚貴舉和三伯父姚貴平由于家庭原因都沒有結婚,隨著年齡增大,不能再下地勞動,二伯父姚貴舉身體一直不好,常年用藥,生活壓力很大,姚希濤和妻子王昆主動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的責任。王昆是魏橋創業的女工,姚希濤在魏橋創業廠區開摩托維修店,收入不高,但是小兩口省吃儉用,省下錢來改善兩位伯父的生活,夏天給老人買背心,冬天給老人添棉衣,服侍老人吃藥,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照顧兩位伯父。
今年6月13日,是全家人都忘不了的一天。早上姚希濤到大爺家,叫了很久都沒人開門,進門后才知道二大爺生病了,疼的在床上直冒冷汗。姚希濤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又叫醒下班后在家休息的王昆,將老人抬上救護車送進醫院。醫院將老人安排進了重癥病房,還下了病危通知書。夫妻倆懇求醫生一定要盡力救治老人,不管花多少錢也要給老人看好病。在醫院的努力下,老人度過兩天兩夜的危險期慢慢醒了過來。王昆和姚希濤精心照料,千方百計改善老人的生活。醫生讓家屬給老人換導尿管,要不及時更換消好毒,就會感染。王昆一個侄媳婦,還真有點不好意思。但是想想大爺像自己爹娘一樣是自己的老人,也就釋然了,于是在醫生的指導下給老人換了導尿管。在小兩口的悉心照料下,大爺的病情終于穩定下來,搬回家繼續接受治療。
為了有更多時間照顧老人,原來在鄒平工廠上班的王昆調到了離家不遠的魏橋工廠工作。姚希濤也從魏橋回家,在大伯的院子里搞起了摩托維修,方便隨時照顧兩位老人的生活。王昆在廠子里的工作是三班倒,每天工作完8小時,還要去田里干農活,休息時間很少,但是王昆沒有怨言,還是抽出大量時間照顧老人的生活,端屎端尿,洗衣曬被。小兩口省吃儉用,省下錢來改善老人的生活,王昆每次上班都帶上水、饅頭和咸菜,幾乎不花錢,兩位大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逢人就說,“有這么好的侄子、侄媳婦,我們知足了!”
有一天,王昆下班后去給老人買藥,經過一家家具店門口時,看見了一把躺椅,她想起二伯一直希望有把躺椅。一番討價還價之后,老板說最低85,但王昆手里就剩下83塊錢,無奈地跟老板說了老人的情況,并承諾說明天一定來買。老板被這個侄媳婦的孝心所感動,把椅子便宜賣給了王昆。老人看見躺椅后高興得合不攏嘴,夸侄媳婦真是想得周到。
王昆結婚六年來,不光要照顧自己的公公婆婆,還照顧兩位無兒無女的伯父,生活雖然很艱辛,但她從沒有怨言,從不嫌棄老人,也沒有和老人紅過臉。當有人問王坤婆婆的看法時,老太太微笑著說,“我兒子能娶到這樣的媳婦我真的很知足,對待兩位大爺都那么好,對待我跟她公公能差嗎?”現在王昆家門口已經整整齊齊的擺滿了磚瓦,夫妻倆準備先給兩位老人翻新房屋。王昆說,老人年紀大了,身體條件也不好,我們得好好照顧,有病治病,缺啥買啥,不會讓老人受一點委屈。質樸的話語傳遞出了這位農村侄媳婦的崇高而又偉大的孝心。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