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書屋讓書香四溢
2012-05-21 15:40: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周飛,男,33歲,后村鎮西草坡村年輕農民,1995年罹患急性橫貫性脊髓炎導致高位截癱,身體三分之二部分失去知覺。在突然降臨的天災面前周飛沒有失去對生活的信心,而是以另一種方式活出了人生的價值。

周飛


市委書記楊軍同志看望周飛
周飛,男,33歲,后村鎮西草坡村年輕農民,1995年罹患急性橫貫性脊髓炎導致高位截癱,身體三分之二部分失去知覺。在突然降臨的天災面前周飛沒有失去對生活的信心,而是以另一種方式活出了人生的價值。
躺在病床上的周飛積極學習各種農業科學知識并指導村民們把農業科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產生活當中,指導村民們科學生產合理布局,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他自己也儼然成為了鄉親們的“科學顧問”。同時,周飛還積極投身文學事業,自2000年至今,他先后習作200多篇,30余萬字,其中有7篇在《同人》《老干部之家》上發表和電視臺上報道過。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和部門的幫助和扶持下周飛成立藏書達3300多冊,光盤100多盤的“周飛農家書屋”,書屋內圖書種類豐富,涉及農學、醫學、文學、美學、教育學等諸多領域。為山區農民朋友閱讀提供了方便,書屋已成為西草坡一帶農村文化的“星星之火”。在5.12特大地震災害后,周飛將市委楊書記看望周飛的1000元慰問金和平時積攢的稿費50元全部捐獻給災區,這一舉措深受感動。周飛決心一如既往熱愛公益事業,用愛心打造“農家書屋”,打算將其辦成中國農村藏書最多的個人公益圖書館。
周飛農家書屋,讓書香四溢鄉村
周飛農家書屋是日照市嵐山區后村鎮西草坡村年輕農民周飛2006年創立的。一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書櫥上方墻壁上懸掛的長方形黑框匾額,上面題有“周飛農家書屋讓書香四溢”11個用毛筆書寫的大字。書屋的面積有四五十平方米,共5個書櫥,分別呈“U”字型擺放著,每個書櫥里圖書都塞得滿滿的。這是身體高位截癱、靠輪椅活動的周飛為鄉親們免費提供的“精神家園”。
從 2000年開始,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周飛開始寫作。他把寫作當成了無聲的傾訴和自我表達的方式,希望通過寫作尋求內心的平靜、豐富和完美,拓展生活的空間。他用筆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自己的人生經歷,記錄自己體會的每一次感動。他的作品有200多篇,30多萬字,曾多次被人民網、中國文明網和多家廣播電臺及《同人》、《老干部之家》、《大眾日報》、《日照日報》多家報刊、雜志采用,并獲得諸多榮譽。2005年獲得“讀書成才奔小康”全國農民讀書征文三等獎;獲得2006年“伊朗華語臺首屆廣播有獎征文”二等獎;在2006年韓國駐華使館新聞處和中國青年報國際部聯合辦的“韓中兩國和諧發展”征文中榮獲三等獎;在2007年“我認知的水運會”全國征文比賽中榮獲三等獎;2007年在“知榮辱樹新風”全國農民讀書征文榮獲三等獎;在2007年羅馬尼亞國際廣播電臺漢語部的“喬治?埃乃斯庫”有獎競賽中榮獲“特殊獎”;2008年在“伊朗華語臺第二屆廣播有獎征文”榮獲二等獎;在2008年“我與新農村建設”全國農民讀書征文活動中獲得二等獎;在2008年國家電網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全球華人迎奧運會征文活動中獲紀念獎;在2008年人民網的“我心目中的奧運英雄”征文活動中獲得優勝獎……
感恩社會,用書屋傳播知識與愛心
周飛熱愛自己的家鄉,在和筆友的交流中,他總忘不了向他們介紹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物產特色。最近幾年,他驚奇地發現,現在鄉親們的生活雖然富裕了,可是精神生活卻是匱乏的。而且,隨著全國各地筆友寄來的書籍越來越多,周飛自己也讀不過來,看著大量書籍“睡大覺”,周飛又想著能不能讓這些書籍繼續發揮作用。于是,他萌發了在村中辦“農家書屋”的想法,要讓鄉親們“既富口袋,更要富腦袋”。
當年日照市農家書屋工程辦公室給周飛送去了600冊圖書,援助他的農家書屋,新華書店也送來了1000多冊圖書和一些音像制品,加上這十多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捐贈給周飛的400多冊圖書,周飛成功開辦了“周飛農家書屋”,這也是日照市第一家個人開辦的農家書屋。周飛所藏圖書的種類豐富多樣,涉及農學、醫學、文學、美學、教育學等諸多領域。
現在的周飛,每天都感到特別充實,因為他也能為鄉親們做點事了。書屋采用自選式的借閱方式,借閱者自行填寫借閱歸還記錄,每人每次限借一本,歸還后方可借閱第二本。對于喜歡看書的村民,來者不拒。 在“周飛書屋”《農家書屋借閱管理登記簿》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借書人姓名,借書人有老人,有孩子,還有抱著孩子的婦女。這個書屋是當地百姓的精神家園。“作文大全”、“365夜故事”、“家禽飼養”等等,書屋里書目繁多,村里人凡是識字的,都樂意到書屋借書看,“周飛農家書屋”日益紅火了起來。
目前,書屋擁有愛心書籍4200冊,包括學生讀物、醫療保健、思想政治、文學藝術、種植養殖、法律、維修等類書籍,還有音像光碟200盤,視頻播放器“E農通”一臺。依托“周飛農家書屋”傳播文化,鄉親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豐富了,農民的文化品位提高了。
愛心延續,用公益實現價值與大愛
2009年秋,馬來西亞華人姚拓老先為書屋題贈墨寶——“周飛農家書屋讓書香四溢”。2010年夏,上海篆刻家唐偉明先生給周飛免費刻了一枚藏書章。2010年冬,山東省文聯副主席、日照市文聯主席趙德發和區文聯主席藍強親赴書屋支持、鼓勵周飛,還捐贈了書籍。2011年春,日照日報社文教部夏主任和沈老師到訪書屋贈書。2011年夏,甘肅蘭州“綠云書庵”名譽館長張庸教授、館長劉易老先生、負責人張紅玉老師一行三人來到周飛書屋做客。此外,還有來自祖國各地的一次次給書屋捐書的好心人,周飛都將他們的名字深深地記在心里。
2008年,5.12特大地震災害后,周飛將市委楊書記看望周飛的1000元慰問金和平時積攢的稿費50元全部捐獻給災區。周飛說:“社會各界給了我很大支持,現在汶川人民有難,我也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正如他博客的名字——“沙漠玫瑰”。周飛就是這樣一朵生長在農村的玫瑰。他說,“我喜歡史鐵生,同樣截癱的身體,同樣的命運。在他的文字里,我似乎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同身受。在人生的低谷一定不要放棄,我要用文字和農家書屋豐富自己的人生,回報社會!敝茱w希望把“周飛農家書屋”打造成農民的精神方舟,做成一流的農村公益書屋。他的理念是:服務別人,快樂自己。小書屋讓周飛感到了生活的充實與人生的價值。
周飛用農村書屋服務鄉親回報社會,用愛心打造“農家書屋”,打算將其辦成中國農村藏書最多的個人公益圖書館。他也感覺到了“我奉獻我快樂”的人生樂趣。也因此,他獲得“感動日照人物”提名獎和2009年山東省“10佳農家書屋管理員”稱號。2011年3月,獲得“大愛嵐山義務宣傳標兵”榮譽稱號。“周飛農家書屋”讓山村中充滿了濃濃的書香,讓鄉親們在農閑時有了地方借書看書,讀書在山村中逐漸成了一種生活方式。鄉親們通過書籍學習到了更多更先進的農業科技,認識了綠色生態的現代農業;“周飛農家書屋”就是農村文化陣地的星星之火。它讓山村發生了靜悄悄的變化,變得更加文明和諧。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