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時間最長的老年義工
2012-05-21 15:27: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盡管他當年的年齡已經超過了文化義工的年齡限定,圖書館考慮老人的誠意,還是錄用了他。在文化義工的崗位上,李長河一做就是九年,累計服務時間10278個小時,被世界記錄協會認證為“世界上服務時間最長的老年義工”。

李長河從部隊退休以后到青島市民政局軍休二中心過休養生活,先后謝絕了戰友介紹的某出版單位、外企等高薪工作機會,把從事志愿服務當成了人生新的舞臺。2002年,青島市圖書館招文化義工,聽到這個消息后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服務機會,積極應聘。盡管他當年的年齡已經超過了文化義工的年齡限定,圖書館考慮老人的誠意,還是錄用了他。在文化義工的崗位上,李長河一做就是九年,累計服務時間10278個小時,被世界記錄協會認證為“世界上服務時間最長的老年義工”。
李長河在義工的崗位上,十年如一日,做得堅定而執著。在圖書館,他主要負責貼書標、夾磁條、報紙刊物的上架、下架等,有時還要在閱覽室服務臺值班,按要求每周工作兩天。因為每周上班時間有限,李長河總想抓緊多做工作,上班后基本不休息。同事考慮他的年齡,勸他多歇會兒,可他就是“任務積壓心不安”。2006年春節前積壓了很多過刊需要書寫刊名,他竟然利用初一在內的春節假期搞突擊,很快完成了任務。為了不積壓工作,連續工作七八天,甚至九天、十天,對他來說都是常事。在做義工期間,李長河陸續抱上了孫子、孫女,看孩子做飯,家務事一下子變多了,這自然和做義工發生矛盾。不過,他實在割舍不下心愛的工作,想出了個辦法,在不上班的時候多干家務活。在圖書館頂崗工作的九年中,他有過兩次身體受傷,都做到了“小傷不下火線“,沒有耽誤一天的義工服務。一次上班路上,李長河不小心踩上了冰塊,后仰著摔倒,手腕肌腱被嚴重拉傷,整個小臂內側紫腫,手指不能彎曲。盡管這樣,他還是堅持正常上班,用大拇指和食指上報、順架、寫字。還有一次,李長河過馬路時將左腳摔傷,腳腫得像面包一樣,鞋子都穿不上,他只好以自行車代步上下班,按時出勤做好服務。
一個平凡的服務崗位,李長河做得用心,做得盡職盡責。2004年12月21日夜里下了大雪,他估計第二天上班公交車不好坐,期刊閱覽室的值班人員有可能遲到,影響準時接納讀者,他雪地里步行上班,為讀者開門。果然被李老猜中,當天值班人員一位摔傷胳膊,另一位被困在雪地里,遲到一小時。而那天,并非是他上班的日子。工作中,李長河用心揣麿,不斷完善工作操作方法,并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他經過反復實踐,逐漸摸索出報紙報面的書寫應盡量按黃金分割的尺寸確定書寫字的位置,報脊兩端空余要一致,過刊書脊的書寫,應該遵循“上定天,下定地,用毛筆,統一體,以字多少分疏密,同一種雜志字對齊”等幾個原則。根據這些原則,他擬定了《書寫過報過刊封面書脊的責任要求和規范》,動手制做了適應不同字數的多功能模板和卡尺,上架后顯得整齊美觀,受到讀者好評。另外,他建立了問題備忘登記表,對有問題的刊物采取了重新裝訂等措施,減少了錯誤裝訂現象,保證了過報、過刊的入庫質量。為更好地服務讀者,李長河以七十高齡自學電腦、四角號碼編目、書刊網上檢索等專業知識,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份不起眼的義工工作,李長河做得細心主動,踐行著以人為本和助人為樂的精神。他發現忘帶老花鏡的老年讀者,就主動把自己的眼鏡借給他們,免得他們白跑一趟;有人閱讀時想做摘記卻沒帶紙筆,他就借給他們用;有人想復印資料沒帶錢,李老就借給他們。為了滿足讀者的需要,他上班時,背包里總是多裝些筆紙,并把家中備用的老花鏡放到服務臺上以供公用,他也因此建議圖書館配備一些讀者可能用到的物品。在對待殘疾人讀者時,李長河的服務就更加熱情周到了,他主動為盲人接水,領引他們去廁所,還攙扶他們上車回家。有位盲人朋友在學習電腦時,為了多擠出時間,中午不回家吃飯,李老便用自己的飯票從樓下打來飯菜,親自端到這位讀者的面前。像這樣舉手之勞、與人為善的事兒還有很多。一位與俄羅斯姑娘結婚的讀者,想復印報紙上幾年前報道他們的文字和彩色照片,可惜閱覽室沒有彩色復印機和掃描儀。李長河便用自己的數碼相機把資料拍下,當晚把照片發給了讀者。
2011年7月,圖書館考慮到李長河的年齡,通過多種渠道說服他不要再做義工了。在他再三要求下,仍然以‘編外義工’的身份繼續作貢獻。編外義工不用頂崗上班了, 2011年8月起,李長河來到“天使溫情空巢樂園”開始做慈善義工。在這個助老公益組織,李長河為老人們理發、照相,教他們使用電腦,幫助老年人從網上探親。低齡健康老人服務高齡失能老人,李長河深感工作更有意義了。他說:“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將一直服務下去,直到做不動的那天為止!”
建黨90周年來臨之際,李長河經市民政局黨委推薦、被市委組織部授予“青島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他退而不休、讓黨性在奉獻中閃光的事跡在青島黨建頻道播出,軍休二中心組織工作人員把李長河的事跡編成柳琴表演唱《軍休干部李長河》,搬上了青島大劇院八一文藝匯演的舞臺。另外,近幾年來,他的事跡多次被青島日報、老年生活報、青島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并獲得了“青島市老有所為先進個人”、“青島市百名模范老人”、“山東省模范老人”以及“全國軍隊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等稱號。
李長河獲得世界記錄的消息傳來以后,市民政局黨委發出了向李長河同志學習的通知,組織了李長河同志事跡報告會,新華社、大眾日報、青島日報、青島早報、青島電視臺、青島人民廣播電臺等各家媒體予以采訪報道,李長河事跡產生了更加廣泛的社會反響。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