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離不棄夫妻情
2012-05-21 11:33: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王曉玲原為濰縣京劇團演員、寒亭區第四汽運公司職工,2004年已退休,丈夫王玉軍于1992年患中風癱瘓在床,個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王曉玲將痛苦和眼淚埋藏在心里,默默地用一個妻子的愛心和責任精心照料自己患病的丈夫,十八年如一日,對丈夫不離不棄。

在寒亭街道鏡湖社區,提起居民王曉玲十八年精心照料自己因患中風癱瘓在床的丈夫王玉軍的事兒,無人不豎大拇指,大家都稱王曉玲用自己的真情和愛心照料丈夫,奏響了一曲感人的和諧家庭之曲。
王曉玲原為濰縣京劇團演員、寒亭區第四汽運公司職工,2004年已退休,丈夫王玉軍于1992年患中風癱瘓在床,個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王曉玲將痛苦和眼淚埋藏在心里,默默地用一個妻子的愛心和責任精心照料自己患病的丈夫,十八年如一日,對丈夫不離不棄。
面對變故不低頭
王曉玲年輕時,她的生活和工作是很幸福的。當年,她曾是濰縣京劇團的臺柱子,每逢劇團演節目,戲臺上的李鐵梅、小常寶、蘇三等主演,都離不開她的身影,每逢她演出登場時,臺下從來都是經久不息的掌聲。高超的演技和超凡的氣質,不知贏得多少年輕人的羨慕。1977年,王曉玲認識了他的丈夫王玉軍,當時的王玉軍是總參通訊部的一名軍人,是著名山東快書大師高元鈞的徒弟,擅長山東快書。共同的興趣愛好讓他們走在了一起,很快他們便結婚了。不久,他們有了自己的愛情結晶,家里添了一個美麗的小女兒,小日子越過越滋潤。在父母的熏陶下,女兒也喜歡山東快書,并能表演幾段。一家三口經常參加市、區舉辦的各種文體活動,可以說是其樂融融,生活非常幸福。可是誰也不曾料到, 1992年的一天,工作認真執著的王玉軍突然病倒了,一開始是神經衰弱,后來逐漸站不穩、頭暈目眩,經過檢查后確診為小腦萎縮、皮層下腦病。在醫生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王玉軍的命保住了,可從此癱瘓臥床,生活不能自理。鄰居同事們都說王曉玲肯定拋下老王就走了,她的一位表弟也和曉玲說:“姐,你離婚吧,你以后的路還長著哪。”當時的王曉玲也猶豫過、灰心過、彷徨過,但轉念一想,父母從小教育她一生做個好人,人要講良心,人不但要外表美,心靈也要美。老王待自己百依百順,自己怎么能在他有病的時候就拋下他不管了呢。如今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要挺不住,這家不就完了嘛。妻子的愛心和母親的堅強讓王曉玲勇敢地挺了過來,挺起雙肩挑起這沉重又艱辛的家庭重擔,照料好丈夫,教育好女兒,使這個家庭一直充滿了希望。
精心照料十八年
從1992年到2009年,整整十八年,十八年的日日夜夜里,她精心照料自己患病的丈夫。最初王曉玲在企業上班,領導為照顧她,讓她每天提前回家照顧剛出院的丈夫,生活還算過得去。后來企業倒閉,王曉玲只好回家照顧丈夫了。
丈夫的病一直不見好轉,逐漸發展到臥床不起,一開始還能扶著他走動,慢慢的后來扶著不能走了,王曉玲就從后面抱著他走,瘦弱的身體抱著老王很費勁,累得她渾身出汗。從1998年開始,丈夫的病痛讓他無法排便,王曉玲就給丈夫摁尿。她先用軟的棉布,再用嬰兒痱子粉拍到丈夫腹部,按輕了不出尿,按重了怕丈夫疼,要找到最合適的力度,丈夫的腹部黑了紅、紅了黑,直到離世,丈夫的身上也沒有破皮,沒起褥瘡。大便用手摳,摳完后,再給丈夫用清水洗凈,她的手從唱戲的手勞累成了大骨手,都變了形。2000年,丈夫的病情惡化了,連續5天昏迷不醒。核磁共振檢查后確診是橋腦梗塞,不好救了,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戰友也寫好了悼詞,王曉玲卻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她懇求醫生盡力搶救他。也許是老王不愿意離開妻子,不愿意離開他的女兒和他的親人,5天后竟奇跡般的醒了。老王雖然醒了過來,但是已不會咽飯,不會喝藥,醫生要求插食管,王曉玲沒有同意,因為她怕傷到他的食道和胃,從那時起,王曉玲就將食物用嘴嚼碎,嘴對嘴的喂丈夫吃,這一喂又是10年。在丈夫生病期間,她一直和丈夫睡一張床,好照顧丈夫,按時翻身、按時摁尿。有時老王半夜犯病,她又著急、又心疼、又無助,不能打電話告訴爸媽,怕嚇著老人;不能打電話告訴大夫,怕影響人家休息;不能打電話告訴孩子,怕驚著孩子。只有自己無奈的流著眼淚,一下跪在地上,“老天爺啊,這是過的什么日子,老王啊,快買兩包老鼠藥,咱倆一起死了吧!”但轉念一想,還得挺住,孩子還沒成人,老人還需要照顧,要這樣走了就不是生活的強者了,于是她搖搖頭,重新鼓起勇氣,堅強面對。最后這5年,老王很難維持,幾乎三兩天就要打點滴,但又找不到血管,反復抽風,沒法控制。她最難熬、最無助的時候,是自己感冒、身體不適、更年期,老王又連起來犯病的時候,身體的病痛與內心的無助壓的她喘不過氣來,她卻憑著對丈夫的愛,對家的牽掛一次次的捱了過來,陪伴丈夫走過了一生。
歡聲笑語送鄰里
王玉軍患重病后,一切都要靠別人照顧,王曉玲考慮到如果常年不走出家門,自己的身體也會垮掉。于是, 在丈夫病情穩定的情況下,她利用照料好丈夫飲食起居的空閑時間, 積極參加市、區舉辦的各種演出,并多次獲得各類文藝匯演一等獎:92年參加山東省鹽業匯演,榮獲銀獎;93年參加市文藝匯演,榮獲一等獎;94年代表市交委參加省交通系統匯演,榮獲一等獎;連續10年代表區交通局參加市交通系統匯演;2003年代表區委組織部參加市匯演,榮獲優秀節目獎;連續多年在新年、七一、十一、老人節為區工會、區老干局、區文化局主持節目并演唱;無數次參加了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座談會的演出……多年來,王曉玲一直堅持參與區里組織的各類下基層演出活動:多次參加區委宣傳部舉辦的消夏晚會、多次參加區文化局組織的“文化三下鄉”演出并擔任主持、協助京劇之友協會每年夏季分別在蝶園、體育場組織京劇消夏晚會……唱京戲、做主持人,她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將歡聲笑語送到社區、送到村莊,送到基層群眾身邊,為周圍的人送去歡樂。每次演出前,她都先喂好丈夫,擺好姿勢,然后急急忙忙穿上節日的盛裝,在有限的幾個小時之內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奉獻給觀眾,每次活動都搞得有聲有色。在給大家帶去歡樂的同時,她自己也獲得了鼓勵和快樂。

王曉玲多次被評為“三八紅旗手”、“好媳婦”、“好妻子”、“先進工作者”,濰坊電視臺和寒亭電視臺也分別為她拍了題為《了不起的女人》和《一生相伴》的專題片。
走過了18年的艱苦歲月,王曉玲的感悟是“當人生遇到坎坷、天災人禍時,要承認現實,面對現實,駕馭自己的感情和意志,戰勝自己,沒有退路,只有堅持堅持再堅持,咬咬牙挺過去!”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