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法特點
2012-08-02 14:07:00 我要評論
來源: 大眾網[提要] 1.發球:張繼科的發球以逆向發球為主,這種發球是近幾年比較新的一種發球技術,其技術要求比較高,可實戰運用的效果也同樣比較高。每個人的發球特點是不同的,張繼科在逆向發球 時首先身體前傾,發球時站位與球臺成90度角度,引拍時大臂抬至高點,肘部抬高,當球下落到右胸部時以摩擦為主擊球的中下部,與此同時手腕往上抖動。這樣發出來的球具有強烈的旋轉。對方只能發力搓,否則會造成下網。
1.發球:張繼科的發球以逆向發球為主,這種發球是近幾年比較新的一種發球技術,其技術要求比較高,可實戰運用的效果也同樣比較高。每個人的發球特點是不同的,張繼科在逆向發球 時首先身體前傾,發球時站位與球臺成90度角度,引拍時大臂抬至高點,肘部抬高,當球下落到右胸部時以摩擦為主擊球的中下部,與此同時手腕往上抖動。這樣發出來的球具有強烈的旋轉。對方只能發力搓,否則會造成下網。
2.反手側擰:張繼科的反手側擰技術可以說是張繼科的制勝法寶,雖然近年來很多選手都紛紛采用這項技術,但張繼科將這項技術發揮至極致。這項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反手接發下旋短球如何進攻的問題,使接發球一方在前三板不至于直接陷入被動。張繼科的反手側擰技術與歐洲選手相比有些區別:從擊球質量來看,張繼科側擰的速度更快,弧線更低,落點更為刁鉆,從技術動作來來,擊球動作更為簡潔。在進行臺內側擰練習時需要全身協調發力,尤其要注重手臂及手腕的小動作,以提高擊球質量。
3.正手相持:所謂的正手者的天下,在51屆世乒賽半決賽中,張繼科用強大的正手攻擊將德國戰車打得一敗涂地。張繼科的正手速度與力量并不是最大的,他的主要優點在于相持中的變化,這種變化體現在力量、速度以及旋轉的變化上。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