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勇:拆“獨木”建“立交” 不高考也能上大學
2012-03-07 00:20:00 尹海洋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今天上午,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第七組分組審議現場,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農業大學校長溫孚江和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就教育改革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張志勇說,當前山東在教育改革的路上,正在拆除一座“獨木橋”,建立一座“立交橋”。

分組審議現場,代表們紛紛表達自己觀點。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農業大學校長溫孚江在分組審議現場討論教育改革問題。
大眾網北京3月6日訊(特派記者 尹海洋)“為什么要給大學分個三六九等,為什么要搞重點呢?為什么不多一些包容性?”今天上午,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第七組分組審議現場,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農業大學校長溫孚江和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就教育改革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張志勇說,當前山東在教育改革的路上,正在拆除一座“獨木橋”,建立一座“立交橋”。
溫孚江:我反對大學分“211”,又分“985”,學生從小就分三六九等,缺乏包容心理,我們要求一個人要太完美,我們忽視了一些偏才。
“我搞了一輩子教育,但我覺得我國的教育基本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期的思維模式中。”今天上午,參加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分組審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農業大學校長溫孚江在談到教育體制改革的問題時,表情嚴肅,他說,政府在管理高校方面一直存在一個誤區,就是把學校分為三六九等。“現在是不允許中小學搞重點,這是對的,那么大學為什么要搞重點呢?”
“大學要搞名校建設啊。”面對溫孚江的質疑,代表們開始議論起來。“大學能不能辦好在學校,不在政府。教育部把大學分‘211’,又分‘985’,學生也因此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我們的教育體制,缺乏包容心理,我們要求一個人要太完美,這樣的分等級讓我們忽視了一些偏才啊!”溫孚江坦言,現存的教育體制,忽視了人才的多樣化,尤其是對偏才、奇才的包容以及一些特殊人才的發掘使用。教育改革的主力應該是高校,政府應該減少行政干預,讓高校自主培植、自主發展,而政府應該做的就是把教育資源、把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讓學生們能夠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
張志勇:拆掉“獨木橋”建起“立交橋” 不高考也能上大學
“教育改革還有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高考的改革。”在聽完溫孚江的發言后,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說,當前山東在教育改革的路上,正在拆除一座“獨木橋”,建立一座“立交橋”。
“我們的中職學生,過去都先上普通高中,但從今年開始,中職學生通過春季高考就可以考專科,也可以考本科,而且本科的比例還將擴大。”張志勇說,拆掉只有參加高考才能上大學這座“獨木橋”后,山東的學生即使不上普通高中,也可以上本科、上專科。而建設一個“立交橋”,就是指不參加高考也可以上大學。張志勇解釋說,高中生只要學完了高中的課程,并且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合格,就可以注冊上高職高專。“已經不和原來一樣,必須考才能上,你可以不考,只要你有了合格的高中學習基礎,你就可以上大學。”
張志勇說,這座新建的“立交橋”還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上學問題。“在山東上了小學、初中、高中,你沒有理由再讓人家回去考大學。”在張志勇看來,異地學生能否在就學地參加高考,折射出的是教育公平問題和公民權利問題。
“所以說,怎么實現教育公平合理,就是不斷的開通渠道,打破壁壘,讓孩子們都能上大學,都能享受到同等水平的高等教育。”在發言最后,張志勇結合溫孚江關于取消重點大學的觀點如是說到。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 張志勇暢談教改:2014年省屬本科教授錄取
- 戰樹毅:農民增收10%需靠特色農業發展
- 張建國三問校車安全 代表紛紛發言支招
- 李肇星“追究”山東代表:家鄉咋這么多近視娃
- 張志勇:拆“獨木”建“立交” 不高考也能上大學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