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潤田:菏澤地下埋"金山" 五年摘掉"窮帽子"
2012-03-11 15:42:00 王磊 尹玉濤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全國人大代表、菏澤市委書記趙潤田表示,菏澤將發揮土地、礦產和人力等資源稟賦的特色優勢,力爭到2016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960萬菏澤人民與全省人民一道實現全國小康,打造魯蘇豫皖四省交界科學發展高地。

全國人大代表、菏澤市委書記趙潤田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分組審議時發言。
大眾網北京3月11日訊(特派記者 王磊 尹玉濤)“除了沿海城市、政治金融中心,將來資源型城市也將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在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分組審議時,全國人大代表、菏澤市委書記趙潤田表示,菏澤將發揮土地、礦產和人力等資源稟賦的特色優勢,力爭到2016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960萬菏澤人民與全省人民一道實現全國小康,打造魯蘇豫皖四省交界科學發展高地。
首要目標:人均收入年均增長超12%,960萬菏澤人五年奔小康
“菏澤將加快融入中原經濟區,爭取用5到8年的時間,成為魯蘇豫皖交界地區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科學發展高地。”7日下午,在參加分組審議時,趙潤田說,菏澤雖然是山東省最欠發達的地方,但隨著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菏澤作為中原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發展迎來黃金機遇期。同時,山東省委、省政府今年初又專門在菏澤召開了高規格的專題會議,決定支持菏澤打造魯蘇豫皖交界地區科學發展高地,并出臺20條含金量很高的配套政策,為菏澤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注入了強大動力,開辟了廣闊前景。
在規劃未來的發展藍圖時,趙潤田說,菏澤將力爭到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600億元,年均增長13%以上;地方財政收入超過26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有大的提高。在趙潤田看來,在上述目標實現后,菏澤就能基本擺脫欠發達面貌,960萬菏澤人民就能和全省人民一道奔小康。
特色優勢:礦產豐富像是坐在“金山”上,經濟發展沒有剛性約束
“菏澤目前9個縣區地下都有礦,而且煤礦都是7000大卡的優質煤,可以說我們是坐在金山上。”趙潤田說,與省內其它城市相比,菏澤在土地、淡水、人力、市場和礦產資源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礦產資源方面,其中,巨野煤礦已探明煤炭儲量281億噸,另外,還有單縣煤礦、定陶煤礦、曹縣煤礦,鄄城煤礦等,如果按一年5000萬噸的采煤量,菏澤的煤炭儲量能保證200年的煤炭供應。不僅煤炭資源豐富,菏澤還有豐富的鹽礦(儲量600多億噸)、鋁土礦(厚26米)、石油、天然氣等礦產和地熱資源。
“在黃河故道上,我們拿出100萬畝土地推動工業化,一點不成問題。”除了礦產資源,趙潤田還對土地資源十分看重。他說,通過村莊整合及黃河故道的開發利用,菏澤土地資源利用總量達1萬2千多平方公里,在省內僅次于東營,在工業化進程中,將不會受到土地資源的限制。同時,在人力和市場資源方面,菏澤有550萬勞動力大軍,其中每年新增大學畢業生6.5萬人,服務菏澤經濟發展;在市場區位方面,以菏澤為中心畫一個圈,200平方公里內,有鄭州、徐州和濟南三個特大城市、14個地級城市,人口規模1億2千萬,隨著區域內城市的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市場潛力。
在趙潤田看來,菏澤南北方向有京九鐵路,東西方向有新兗石鐵路,而且高速路網密集,在交通問題解決后,該市發展經濟已不存在剛性約束。
產業布局:“五大基地一大產業”,打造魯蘇豫皖交界地科學高地
打造魯蘇豫皖四省交界科學發展高地,在產業布局上將如何支撐?趙潤田說,菏澤將著力培育“五大基地一大產業”,即戰略性新興產業、煤電化工、石油化工、農副產品加工、商貿物流五大基地和文化旅游產業,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繁榮發展服務業,積極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在打造魯蘇豫皖交界地區科學發展高地上邁出更大步伐。
在今年的工作中,圍繞建設“五大基地一大產業”,菏澤將打造百億級企業、千億級產業,高水平策劃儲備一批重大項目,儲備生產性項目投資額400億元以上,列入省重點的項目個數繼續保持全省領先。確保萬福煤礦、金正大硝基肥、浮龍湖風力發電等50個大項目開工建設,確保東明石化重質油綜合利用、華盛榮鎂合金、洪業化工己內酰胺等50個大項目竣工投產。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60億元,推動企業快速膨脹。深入實施“1655”企業成長計劃,著力培育壯大60戶重點企業,60戶重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360億元,增長35%。其中,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4家,過10億元的40家。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 鄧向陽:“黃藍”融合 打開山東出海“北大門”
- 張江汀:創造新煙臺 還給市民清潔和舒適
- 馬平昌:突破曲阜 投資百億建尼山度假區
- 趙潤田:菏澤地下埋"金山" 五年摘掉"窮帽子"
- 周清利:內涵發展促轉調 產業轉型建“生態”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