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構建兗礦“安全之路”
2011-07-29 11:27:00 我要評論
韋國騫 來源: 大眾網[提要] 從瓦斯數據監測到井下視頻監控,從移動辦公到日常管理,記者在兗礦集團濟三煤礦看到,如今的礦業生產,正沿著移動技術鋪就的信息化“安全之路”前進,曾經的概念上的“智能礦山”已由藍圖變為現實。
兗礦集團管理人員利用物聯網跟蹤探頭檢查礦工安全狀況
大眾網濟寧7月29日訊(記者 韋國騫) 從瓦斯數據監測到井下視頻監控,從移動辦公到日常管理,記者在兗礦集團濟三煤礦看到,如今的礦業生產,正沿著移動技術鋪就的信息化“安全之路”前進,曾經的概念上的“智能礦山”已由藍圖變為現實。融合了物聯網技術的移動信息化為礦區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更安全、更智慧的模式。
礦業生產,安全重于泰山。物聯網技術在傳統礦業上的應用,改善了安全生產環境。“打開手機,礦井下50多個攝像頭的監控畫面就可以實時查看,礦井里哪個坑道出現問題都能及時掌握,并迅速作出分析處理”,在兗礦集團濟三煤礦,管理人員一邊操作著小巧的“E礦山”終端設備,一邊向記者介紹。這是中國移動山東公司運用當前物聯網技術與移動通信技術,針對當前煤礦安全生產而專項研發的物聯網應用項目——“E礦山綜合管理系統”。該系統通過射頻定位、環境監測傳感器、重量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通過移動網絡傳送管理人員手機端,一并實現了對井下瓦斯、水浸、風速等參數的實施監測,提升了煤礦生產安全系數。
瓦斯數據監控,是兗礦集團濟三煤礦有效提高安全監測監控的數字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環。通過瓦斯數據監測監控系統,中國移動山東公司將兗礦集團濟三煤礦每個采煤區的瓦斯、一氧化碳等安全數據監控呈現到手機上,管理人員只要配備一臺中國移動3G手機,就能在任何地方實時瀏覽礦井瓦斯等各項重要監測數據。一旦瓦斯超限,手機短信還將自動報警,為礦區安全生產增添了新手段。與此同時,利用中國移動3G網絡,移動視頻監控系統還實現了井下、井上生產視頻監控(固定監控點)的手機呈現,可隨時隨地監控生產場景。
一名在礦企干了多年的工人告訴記者:“以前,瓦斯、一氧化碳、粉塵等數據的監測都必須靠人拿著儀器下井監測,危險大,而且發現了險情也不能及時反映。現在用機器監測,用移動信息技術傳輸,所有數據在監控室里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能第一時間發到管理者的手機上。一但發現問題,能及時派人處理,或通知撤離。我們礦工工作起來更安心了。”
讓工人們變安心的原因,正是物聯網技術與移動信息化的無線融合,它讓礦山生產與管控變得更有“智慧”。據了解,“E礦山智能管理系統”去年被選為山東省物聯網示范工程。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