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記者 梁士興 濟南報道
山東將富民與強省同步推進。
2011年,“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增長10%左右。”12日,省長姜大明在山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在“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的說明(下稱“綱要說明”)中,山東也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民生優先理念、綠色發展模式和對現代產業體系的系統闡述,都是第一次出現。”12日下午,省政協委員、山東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導報特約評論員張衛國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山東“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是科學發展主題和轉方式、調結構主線根據山東省情的最富有創造性的結合。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
張衛國是山東“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咨詢專家之一,從前期調研到綱要草案的起草、制定、修改、完成,張衛國都全程參與,并擔任一課題組組長。
張衛國用4句話概括“十二五”規劃的亮點:富民強省目標,現代產業體系,創造發展空間,兩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省區與文化軟實力。
在“十二五”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中,山東提出,“堅定不移地以富民強省為目標,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設經濟文化強省,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將‘富民’放在第一位,將更加注重民生。”張衛國說,根據省政府工作報告,“十一五”期間,財政對民生投入累計達到7004.5億元,2010年民生投入占財政支出總額的51%。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全面發展,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趨于完善,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而在“十二五”時期,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左右。努力做到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爭取農民收入增幅更高一些。
報告中明確提出,“只要我們把富民和強省有機結合起來 ,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就一定能夠促進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在山東發展的現階段能夠作出這樣的承諾,很不簡單,這也顯示出山東對民生的重視程度。”張衛國表示,富民強省的另外一層意思則是,強省要提速。大而不強主要的原因就是產業結構問題。
依托戰略新興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在“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張衛國認為最具有時代概括力的就是“建構現代產業體系”。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十二五”期間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要取得重大進展。實施高端高質高效產業發展戰略,突出農業做優、工業做強、服務業做大,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現代產業體系包含現代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等。之所以提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張衛國分析,這與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倒逼機制有關。山東是中國的縮影,產業結構與全國很相似。山東不僅是農業大省、工業大省,而且服務業發展后勁很大。“作為具有率先實現現代化條件的省份,山東必須有魄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首先就要體現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上。”
綱要說明提到,要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醫藥、海洋開發及高端裝備制造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到10%。
農業做優方面,張衛國認為要實現從一般商品經營到品牌經營再到產權經營的巨變。至于工業做強,一方面要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的嫁接,另一方面則要積極開拓新的新興產業。此外也要注意到,“對山東乃至全國來說,山東工業已經夠大了,由大變強就要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路子。”
張衛國認為,“現階段應首先將服務業做大,還不能說將服務業做強,因為山東的高端服務業發展還不夠好,所以應先做大后做強,把服務業發展鏈條拉長,同時發展新型服務業。”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到2015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7∶48∶45,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新口徑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首提綠色發展模式
“十二五”時期的區域發展戰略,張衛國用“創造發展空間”來形容。“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詳細闡述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三角高效生態經濟區的發展舉措。
實際上,山東不僅靠兩個國家戰略,同時提出了加快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建設;加快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加快省會濟南建設,提高省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魯南經濟帶建設等。“推進棗莊等資源型城市轉型,繼續扶持菏澤等欠發達地區發展,打造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區科學發展高地。”張衛國表示,這也是過去沒有提到的。
他認為,“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對區域發展空間的表述,對山東來說更多的是空間的增值和生態的增值。區域經濟將會產生巨大的溢出效應,一旦引入高端的人才和產業,對周邊區域都會產生輻射帶動作用。
對于區域發展,張衛國認為要“向高端要價值,向綠色要價值。綠色增長將有巨大的可持續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二五”期間綠色發展模式要基本形成。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強化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加快生態省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強省提速重在結構調整
2011-02-15 09:53: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經濟導報
2011年,“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增長10%左右。”12日,省長姜大明在山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 |
張衛國用4句話概括"十二五"規劃亮點 |
王琳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