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云良:靠"園中園"模式避免開發區成"空城"
2011-03-07 14:29:00 作者:韋國騫 來源:大眾網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委員會主任費云良接受大眾日報、大眾網記者聯合采訪。
大眾網北京3月6日訊(特派記者 韋國騫)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山東團住地,大眾日報、大眾網記者聯合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委員會主任費云良。他介紹說,為了避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內濫建開發區的現象,山東采取了“園中園”的建設模式。通過在原有的經濟區產業園內逐步實現產業升級,減少了土地和資金的浪費。
現在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有些開發區因為沒有規劃好,造成沒有人也沒有項目,出現了“空城”現象,有的甚至變成了所謂的“鬼城”。費云良告訴記者,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在建設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這個問題,采用了“園中園”的建設模式。費云良介紹,目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內有高新技術區、出口加工區、保稅港區等各類園區68個,其中國家級的有16個,其今后的發展也將主要依靠現有這68個園區的作用。在目前在這些園區的基礎上,只規劃了青島的西海灣、濰坊的濱海新城和威海的南海新區三個新園區。費云良表示,為了充分發揮這些園區的作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在發展過程中將會采取“園中園”的模式。費云良舉例說,如利用煙臺現有的開發區土地發展海洋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現代化產業,而不另辟土地建設新的開發區,同樣將參與到這些現代化產業的人才、資金和技術輻射到老園區。這樣的話,“園中園”模式就不僅節約了土地和資金,還起到了自然淘汰落后產業的作用,有利于產業升級。“我們不用再搞這園區、那名堂,堅決不要亂建設、濫開發。”費云良認為,合理的規劃和科學的模式,讓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內不會出現開發區“空城”的現象。
科學規劃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做法,還體現在城市“組團”發展的方法。費云良具體介紹,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搞了三個城市組團:一是青島、濰坊和日照的組團,二是煙臺和威海的組團,三是東營和濱州的組團。組團內可以打破行政區劃,相互發揮交通區位優勢,還能有效發揮中心城市的龍頭效應,并且組團內可以發揮比較優勢,進行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在內的整體規劃布局。“組團與組團之間并不是隔離的,而是聯動發展的。”費云良進一步解釋,比方說,現在青島、煙臺、威海、榮成的城際鐵路已經開工建設,通過城際鐵路可以打造一小時生活圈,并且讓各地資源流動配置,更有助于各組團發揮比較優勢,避免同質化發展。
更多新聞
- 省長踐行網友之約 高度關注網絡民意
- 姜大明省長答大眾論壇網友提問實錄
- 山東團開放日 姜大明答本網記者提問網友問題
- 費云良:靠"園中園"模式避免開發區成"空城"
- 紀玉君:保護膠州灣 建議修改青連鐵路走向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