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媒感受山東紅色老區充滿振奮的精神
2011-06-21 23:03:00 我要評論
見習記者 尹海洋 來源: 大眾網[提要] 截至今天,“全國網絡媒體山東紅色老區行”活動已經走過了五天,五天的時間里,全國50余家網絡媒體組成的百人采訪團一行沿著紅色征程走過了濟南、濟寧、臨沂,追尋著共產黨的足跡,追尋著發生在山東這片紅色沃土上的紅色記憶。百余名記者一路追尋,一路欣喜、一路感動,感動于山東紅色老區的震撼和充滿的讓人振奮的精神。
采訪團走進微山湖荷花園
山東抗日根據地紀念館
圖為采訪團記者在革命烈士紀念碑揮舞采訪團旗幟
展館內陳列的黨旗
大眾網臨沂6月21日訊 (見習記者 尹海洋) 截至今天,“全國網絡媒體山東紅色老區行”活動已經走過了五天,五天的時間里,全國50余家網絡媒體組成的百人采訪團一行沿著紅色征程走過了濟南、濟寧、臨沂,追尋著共產黨的足跡,追尋著發生在山東這片紅色沃土上的紅色記憶。百余名記者一路追尋,一路欣喜、一路感動,感動于山東紅色老區的震撼和充滿的讓人振奮的精神。
五天內,采訪團從濟南出發,參觀了濟南戰役紀念館,瞻仰了王盡美、鄧恩銘烈士雕塑,感受濟南這片紅色戰場上的崢嶸歲月。在濟寧,采訪團來到鐵道游擊隊紀念館,聆聽發生在這里的紅色故事。昔日是游擊隊戰場的微山湖,如今早已成為濟寧紅色旅游圣地、重要的愛國主義基地,一望無際的荷花生態園、形式多樣的湖上表演、穿梭如織的游船和渡輪都在彰顯著這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臨沂這片革命老區,記者一路參觀了山東省政府舊址、山東抗日根據地紀念館:帶著彈孔的軍衣、破舊不堪的黨旗,簡陋的房屋、矗立的豐碑,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沂蒙老區的壯烈和偉大。在“沂蒙紅嫂紀念館”,無私創辦戰士托兒所的“沂蒙母親”王換于、乳汁救傷員的明德英、喊出“誰第一個參軍,我就嫁給他”的梁懷玉……沂蒙女性在抗日革命時期為黨和國家做出的貢獻和犧牲,讓采訪團成員為之震撼,為之動容。在臨沂市華東革命烈士塔,采訪團成員為革命烈士敬獻花藍,以此表達對先烈的緬懷和敬仰。
革命老區的歷史讓人感動,老區的新面貌更讓人震撼。汽車駛入臨沂之后,沂河兩岸新區就讓記者們精神振奮,“環境優美,高樓林立,好像是到了上海外灘!很震撼!”中國新聞網國內編輯部副主編吳歆這樣形容她對臨沂的第一印象。在臨沂市規劃展覽館,“大水城”壁掛模型、水上廊道立體模型、總體規劃模型和180度環幕影院、電子查閱書、水幕長廊等,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的全面利用,充分展現“大美臨沂”的宏偉藍圖。
來自云南網的記者畢芃說,從來沒想過革命老區會如此現代化,如此時尚干凈,意外之余又多了份欣慰。大江網記者黎中元也是第一次來到山東革命老區,“沂蒙精神讓人感動!這是第一次如此深刻的感受沂蒙精神,也是第一次感受老區新貌帶給我的振奮!”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