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區位:孕育廣闊發展空間
2011-01-07 09:41:00
來源:大眾網—大眾日報 近年來,借助絕佳的地理區位優勢,山東對外開放不斷取得新突破。海關統計數字顯示,去年1至11月份,山東省進出口總值達1705億美元,較前年同期增長36.6%。
![]() |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范圍示意圖 |
□ 本報記者 代玲玲 張海峰
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2010年12月21日11時,4輛滿載蔬菜和電子元件的集裝箱貨車駛入停靠在威海口岸的中韓貨輪,中韓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正式開通,這是我國首次嘗試通過渡輪將兩國間的道路運輸銜接起來,相當于把高速公路架設在海上。
近年來,借助絕佳的地理區位優勢,山東對外開放不斷取得新突破。海關統計數字顯示,去年1至11月份,山東省進出口總值達1705億美元,較前年同期增長36.6%,超過2009年全年進出口總值300多億美元。特別是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食品加工、海洋裝備制造、港口物流等產業國際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在我國海洋經濟國際合作與對外開放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打開中國地圖可以發現,山東半島作為我國最大的半島,瀕臨渤海與黃海,東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隔海相望。山東半島與多個經濟圈、都市圈聯系密切,本身位于東北亞經濟圈的圈層中心,是中國北部延伸至太平洋進而通向各大洲的重要門戶。南接長三角地區,北臨京津冀都市圈,區位條件非常優越。
根據最新統計,山東省海岸線長約3345公里,約占全國的1/6,沿岸分布200多個海灣,以半封閉型居多,其中大于1平方公里以上的海灣約49處,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處,優質沙灘資源居全國前列。面積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約320個,其島陸面積約111平方公里,島岸線長約561公里,多數處于未開發狀態。山東省海洋空間資源類型齊全,海域總面積約15.95萬平方公里,與陸地面積基本相當,遼闊的藍色國土必將為山東經濟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資源稟賦得天獨厚
山東半島屬典型的暖溫帶季風氣候,臺風登陸概率低。近岸海域以清潔、較清潔海區為主,水動力條件較好,自凈能力較強。全省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洋特別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數量均居全國前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能夠為海洋經濟發展和濱海城鎮建設提供必要的支撐。近年來,山東海洋經濟發展迅速,成為促進全省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在全國海洋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選擇灘涂、淺海、港址、鹽田、旅游、砂礦等六種資源對沿海各省市進行豐度指數評價,山東位居第一。其中山東半島是我國長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預選港址最多的岸段。青島港碼頭岸線全長3420米,擁有碼頭15座,泊位72個,港內水域寬深,四季通航,港灣口小腹大,是我國著名的優良港口;日照可供建港的海域達20多海里,灣闊水深,不凍不淤,地質條件良好,特別適宜開發建設深水泊位;煙臺、威海等地的深水良港也較多。
山東近海海洋生物、能源礦產資源富集。海洋生物種類繁多,全省海洋漁業產量長期居全國首位,其中,具有經濟價值的各類生物資源達400多種。海洋礦產資源豐富,海洋油氣已探明儲量23.8億噸,我國第一座濱海煤田——龍口煤田累計查明資源儲量9.04億噸,海底金礦資源潛力在100噸以上,地下鹵水資源已查明儲量1.4億噸。海上風能、地熱資源開發價值大,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新能源儲量豐富,海陽、榮成核電項目建設有條不紊,供電潛力巨大。
資料顯示,山東半島海岸帶具有開發價值的旅游景點1500處,擁有包括劉公島、長島、芝罘島、石島、靈山島、田橫島、廟島群島等著名島嶼在內的島嶼301處,規模較大的濱海沙灘1000余處,形成了以青島、煙臺、威海為一體的海濱旅游區。全省境內共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旅游景點約800處,擁有A級旅游區(點)213家,古建筑、古遺址1.3萬多處。
此外,山東半島海洋人文資源底蘊深厚。海、島、岸、山、城融為一體的自然風貌,豐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融匯齊文化、蓬萊仙話、秦漢東巡文化、宗教文化、膠東民俗文化與近代西方文化等多元文化為一體的山東海洋文化,近年來,舉辦的青島奧帆賽、中國水上運動會、國際海洋節、中國海軍節等一系列重大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山東海洋文化內涵。
完善的基礎設施
鋪就發展快車道
去年年底,從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傳來消息,山東青島港吞吐量突破3.5億噸,日照港、煙臺港相繼突破2億噸,預計山東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9.3億噸,其中沿海港口吞吐量達到8.36億噸,是“十五”期間的2.3倍。其中外貿吞吐量將完成4.5億噸,由全國第二位上升為第一位,并成為全國惟一擁有3個億噸海港的省份。隨著港口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海港綜合功能和集疏能力也將顯著增強。
除港口運輸外,近年來山東不斷加快公路、鐵路、航空等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水利、能源和通信等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完善的基礎設施體系對海洋經濟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山東省公路網發達。目前,山東省公路密度超過每百平方公里40公里,基本形成了以省會濟南為中心,國、省道為骨架,縣、鄉公路為基礎,干支相連、遍布城鄉、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其中全省“五縱四橫一環”高速公路網已建成使用,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達4285公里,在建里程600多公里,建設密度基本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去年3月17日開工的青榮城際鐵路,將結束山東半島沒有城際鐵路的歷史,把青島、煙臺、威海三個中心城市聯系得更為緊密,基本實現“一小時生活圈”。目前全省“四縱四橫”鐵路網正在建設,未來將打通環海、省際鐵路大通道,構筑沿海快速鐵路、港口集疏運和集裝箱便捷貨物鐵路運輸、大宗物資鐵路運輸和省際間客貨鐵路運輸體系,形成功能完善、高效便捷的現代化鐵路運輸網絡。
變輸煤為輸電,2010年11月28日,寧東—山東±660千伏直流輸電示范工程極Ⅰ系統正式投入商業運行。今年3月雙極投運后,送電能力將達到400萬千瓦。山東著力構筑“T”字形調水大動脈,其中引黃濟青工程運行20多年來,累計從黃河引水近30億立方米,向青島市供水近15億立方米,創造了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充分利用東亞環球光纜和中美國際直達海纜兩條國際海底光纜從青島登陸優勢,山東還在加快構筑智能化、寬帶化、高速化的現代信息網絡。規劃建設青島至現有互聯網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的專用通信通道,開展面向全球的數據處理、托管和存儲等業務。
王曉亮
更多新聞
- 地理區位:孕育廣闊發展空間
- 產業聚集:引領藍色經濟崛起
- 山東優勢藍色產業掃描
- 山東港口吞吐量突破9億噸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