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經濟轉型升級新平臺
2011-01-07 09:30:00
來源:大眾網—大眾日報 搭建經濟轉型升級新平臺
假如沿著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洋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管華詩和他的團隊從海洋中發現并提取的一種短糖分子小鏈,我們不僅能夠延伸、生產出食品功能因子、化妝品保濕因子,還能產出抗病毒、心血管病、抗腫瘤活性、抗糖尿病活性等有效藥物,鑄造一個上千億元的產業鏈。這種極具成長性、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生物產業,既是半島藍色經濟區各市發展的產業重點,也是我省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
近兩年來,青島、煙臺、威海、日照、濰坊、濱州、東營等沿海7市,充分發揮產業基礎好、科技力量強、海洋文化底蘊深厚、經濟外向度高、港口體系完備等綜合優勢,著力推進海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構筑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全國重要的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海洋產業集聚區,成為山東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新動力和新平臺:
青島市大力發展臨港產業集群高端發展,隨著海西灣造修船基地、中海油海洋工程、中石油海洋工程等大批船舶與海洋工程大項目建成投產,膠州灣西岸成為亞洲最大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制造基地;
煙臺市投資2000多億元推進上百個藍色經濟重點項目,培育、壯大了萊福士海洋工程、巨濤海洋重工、中柏京魯船業、大宇造船、杰瑞油服為代表的藍色產業新體系;
威海市不斷提高水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引進總投資54億元的11個海產品生產加工項目,帶動遠洋捕撈、海水養殖、加工等產業鏈不斷延伸,推進了傳統漁業向現代海洋漁業發展……
日照市在承接世界臨港產業轉移拒絕傳統產業搬家模式,力求走出一條新興臨港產業之路,形成了產業結構優、城市環境佳的特色競爭力;
濱州市建設“糧豐林茂,北國江南”,在培育西王集團工業園、魯北化工生態工業園等一批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和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同時,實現了生態環保、經濟發展、資源高效利用“多贏”新局面;
東營市著力改造提升石油化工、橡膠輪胎、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加快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壯大了現代漁業、生態畜牧業等優勢產業,形成了傳統優勢工業與高效生態農業雙輪驅動發展新格局……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主任費云良認為,兩年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各市著力發展的現代海洋漁業、海洋生物產業、海洋裝備制造業、海洋能源礦產業、海洋工程建筑業、海洋交通運輸物流業、海洋文化旅游業等優勢產業,在帶動我省經濟結構深刻變化、不斷優化的同時,半島藍色經濟區本身,也成為山東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的最大平臺和載體。
更多新聞
- 科學繪就發展藍圖
- 再造一個“海上山東”
- 搭建經濟轉型升級新平臺
- 半島藍色經濟區大事記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